中铁六局太原公司立秋已至,暑气未消公司所属各单位建设者
以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
在施工黄金期掀起大干热潮
他们扎根一线用汗水浇筑精品工程他们精益求精以匠心守护安全底线他们争分夺秒为冲刺全年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康渝一项目部 康渝一项目部承建的西渝高铁康渝段桃园隧道工程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桃园二号、桃园三号两个单线隧道已贯通,桃园一号隧道仅剩余26米开挖任务。该隧道群面临地形偏压影响,且桃园一号、桃园二号、桃园三号隧道为小净距隧道,中岩柱宽度最小净距仅6.04米。施工中,项目部合理调整施工顺序,在中岩柱宽度小于15米范围内采用三台阶法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规范循环进尺;实施弱爆破工艺,最大限度减少爆破对围岩的扰动,降低洞内变形风险;建立隧道间爆破协同机制,确保爆破作业安全有序;加强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精确掌握前方地质条件与围岩动态,为隧道施工安全、优质、高效推进提供坚实保障。项目建成后,将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助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西延项目部 西延项目部承建的西延高铁11标半封闭金属声屏障工程顺利完工。该声屏障采用门式钢架半封闭结构,全长200米,总高11米,钢架主体为工350型钢,屏体为金属吸声板。施工中,面对作业时间受限、吊装难度大、地理条件限制等多种困难,项目部统筹调配各方资源,集中力量破难题、保进度、解民盼,组织100多名作业人员昼夜兼程、交叉施工,如期兑现节点目标,积极回应周边居民关切,为后续轨道铺设、联调联试及年底全线通车运营奠定坚实基础。项目开通运营后,西安至延安的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个半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包海高速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优化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布局、提升陕西省区位优势和全国铁路网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武两项目部 武两项目部承建的武两高速公路复兴寺大桥桥面系施工顺利完成。为确保桥面施工质量,项目部严控混凝土浇筑、振捣、覆盖养护等关键作业环节。施工中,
采用混凝土垫块支垫钢筋网片
,通过两侧标高拉线精确控制钢筋网片顶面标高,有效保证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达标。同时,项目部每推进3-5米即进行平整度检测,确保桥面平整度符合要求。铺装完成后,立即覆盖土工布并实施洒水养护,保障施工质量。项目建成后,将优化重庆市高速公路网络结构,提升主城东部区域的路网整体通行效率,加强武隆、南川、涪陵三地经济联动,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勐绿项目部 勐绿项目部承建的勐绿高速公路撮洛3号大桥工程正在加速推进。该桥为勐绿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326米,桥跨布置为(86+148+86)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连续梁跨越沟谷。大桥每个主墩T构共18个标准对称节段,施工采用挂篮对称悬臂浇筑。面对沟谷地带的复杂地形挑战,项目部积极推动设计优化,通过缩短现浇段长度、调整合龙方案等技术措施,成功攻克施工难题。为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部倒排工期,将施工组织计划分解到日,并严格进行日计划考核,有力保障计划落实。项目建成后,将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西南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水红项目部水红项目部承建的水红铁路应急防洪工程正在加速推进。截至目前,
施工便道已全部完成;三电迁改防护1057米,设备迁改防护624米;人工挖孔桩累计开挖600米,成孔44根,浇筑34根;边坡及挡墙锚网喷加固1700平方米
。施工中,面临交通运输不便、地质条件复杂、雨季降雨频繁、既有线行车干扰大等多重困难,项目部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设备迁改时序,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及既有设施的影响;强化安全管控,严格执行挖孔桩作业规程,加强边坡支护与临边防护,确保深基础施工安全;加强气象监测,灵活调整施工计划,利用晴好天气抢抓进度。通过科学组织与精细管理,工程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水红铁路抗洪防灾能力,有效降低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线路中断风险,为区域铁路运输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助力沿线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国道241项目部 国道241项目部承建的孝义市新安街地下老旧管网及设施改造工程,当前已进入路基整形关键阶段。该工程西起府南路,沿新安街一路向东,延伸至规划中升路,全长4.45公里。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既有管网、繁重的交通疏导任务等挑战,项目部精准施策,积极协调各方产权单位,对既有管线人工探挖,科学制定避让方案;优化分段施工与错峰作业方案,在路基整形阶段同步优化围挡设置并增设交通指引,确保施工安全有序推进。工程竣工后,新安街将全面实现雨污分流,显著提升道路排水排污能力,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该改造项目将为孝义市经济社会持续繁荣注入新动能,切实夯实城市“运行底盘”。
南太项目部 南太项目部承建的兰渝线纸坊隧道接长明洞防洪应急工程正在加速推进。由于既有隧道出口边坡高差大、坡度陡,坡面风化严重,存在岩块碎石崩塌风险,为消除行车安全隐患,项目增设32米防护明洞。施工中,项目通过采用“承台梁+桩柱式”基础结构,创新应用大刚度波纹板作为内模,实现“永临结合”,采用在洞外同步进行明洞衬砌施工,保障洞内正常行车。与此同时,通过满铺固定脚手板、设防护栏杆,严格执行“一人一机”“人随机动”“来车停机避让”制度等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安全。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兰渝铁路运营可靠性和线路稳定性,保障兰渝铁路的行车安全。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侵权、法律追责)
编 辑:张鹏素材来源:公司所属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