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一局七公司】【红色引擎 建者担当】钢筋丛林里的“技术先锋”——记中铁一局开封区域项目青年技术员贾一帆

2025-07-29 18:11:16浏览:166 来源:中铁一局七公司   
核心摘要:【红色引擎 建者担当】钢筋丛林里的“技术先锋”——记中铁一局开封区域项目青年技术员贾一帆
中铁一局七公司清晨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贾一帆正在把需要的交底资料、图纸、规范塞进工具包,拉链合上的清脆声响,仿佛是为新一天工地生活奏响的序曲。翻开他的工作档案,一组数据格外醒目:三年间,完成技术交底70次,编制作业指导书11份,制定专项施工方案6份,实现技术改进1项,完成双优化案例2个。这些翔实的数据,客观记录着他在开封区域项目三年来的工作实绩。 三步铸匠心 技术见真章 “技术是工程的脊梁,必须分毫不差!”这是贾一帆的座右铭。他独创的“技术精进三步法”在项目部分享会上引发热烈讨论: 第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在汴东项目期间,他抱着规范条文死磕,将22G101图集标注成“彩虹笔记”——用不同颜色标注关键节点、易错参数和施工要点,建立起可视化的理论体系。每当现场施工与图纸出现偏差,他总能迅速翻查笔记比对数据,让抽象条文成为解决问题的“导航图”。 第二步:强化现场实践。去年酷暑,万和城项目地下车库施工正值关键期。37℃的高温下,贾一帆穿梭在钢筋网格间,一手持钢尺校准间距,一手握扭矩扳手检验连接强度,严格比照“彩虹笔记”与现场实况。汗水浸透工装,他依然一丝不苟地核验每一节点,用精准测量和规范操作确保技术规范落地“零偏差”。 第三步:推动技术创新。在祥符区项目,他基于前两步积累的经验,发现传统钢管处理工艺存在效率低、污染大的问题。通过整合现场数据与理论分析,他参与编制了钢管调直除锈刷漆一体化施工技术,不仅提升钢管周转质量、降低损耗,更减少了粉尘排放。这项源于实践的创新成果,荣获“2024年优秀实用技术成果二等奖”,完成了从“解决问题”到“创造价值”的跨越。 职工照片技术护航安全 匠心守护生命 作为项目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岗员,贾一帆始终把“技术护航安全”理念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具体实践中,他聚焦三个关键环节: 日巡重技防。每天到岗即对负责楼栋展开“技术化”巡查,专业判断脚手架稳固性,监控施工机械运行状态,严格核查工人防护装备佩戴规范,不放过任何潜在隐患。 质量“严把控”。每道工序严格对照图纸方案复核,杜绝偏差。关键工序旁站监督,使用坍落度筒检测混凝土性能,靠尺塞尺精准测量墙体垂直度平整度,确保毫米级误差控制。 交底明标准。新工序启动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借助图表演示,确保每位工人清晰理解要点标准,从源头保障施工安全优质。 荣誉见证成长 实干诠释担当 三年来,贾一帆先后获评2023年度工程项目及算量组价业务培训班“优秀个人”、2024度“优秀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岗员”、2025年“七彩杯”测量、试年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比武暨“五会五有”青年技能大赛建模组第三名荣誉称号。“脚踏实地多学习。”贾一帆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规范条文到施工图纸,从技术交底到成果创新,贾一帆始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 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从数九寒冬到三伏酷暑,贾一帆用脚步丈量着每一个施工环节。在八朝古都的建设工地上,这位年轻的技术员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工程人的责任与担当——既要精通图纸规范,更要懂得如何让技术在钢筋水泥间生根发芽。 作者 :赵春艳   编辑 :王    悦 审核 :喻沛然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一局七公司】【综合新闻】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实”字当先锤炼作风——中铁一局西安浐灞上庄村安置房建设项目学习教育纪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