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三公司七月的嘉陵江畔,洪水退去后的中山古镇正逐渐恢复往昔风貌。三公司重庆G348项目驻地,一面火红的锦旗与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见证着一场风雨同舟的守望相助。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三公司人迅速集结、冲往一线,为古镇百姓筑起一道守护安全的堤坝。
7月9日晚,持续的强降雨让重庆江津区中山古镇陷入险境。沿河区域水位飙升,民房被淹、道路中断,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快!立刻整队出发!”接到求助消息,项目负责人徐厚庆立即部署,
由党员、青年组成的应急抢险突击队集结完毕,赶赴受灾现场
。 进入古镇,眼前已是一片汪洋,浑浊的洪水卷着沙石、树枝、废弃物漫卷了大街小巷,积水已淹没了小腿。顾不上恶劣环境,带队第一批到达的徐厚庆当机立断,让40多名抢险人员和相关设备兵分两路,一边在古镇核心区清淤排泥,清理倒伏树木与杂物,争取让瘀滞的积水尽快排出、道路恢复正常通行;另一队则冒雨前往河道,清理河道中阻碍水流的枝干、杂物,同时用沙袋筑起防洪堤坝防止河水向古镇中倒灌。由于大型机具设备无法进入古镇,突击队员就手挑肩扛,一铲一铲清理厚重淤泥,靠人力搬运倒伏的树木与杂物。
当天深夜到凌晨,经过突击队6小时连续奋战,古镇河道水位明显下降,城区主干道恢复通行。
“守护还没有结束!”一夜未眠的徐厚庆想得更远一步。除了初步排涝,徐厚庆重新调集项目其他成员补充力量,协助古镇开展持续清淤、环境消杀、电力排查等工作。
不到30小时,古镇街面2万多方淤泥基本清理完毕,水电系统全面重启,古镇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恢复,这座具有800多年的小镇重焕往日生机。
这样的场景并非首次上演。
作为央企,三公司坚定怀抱“国之大者”,不仅要做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也要做好“守护者”
:青海民和“砂涌”灾害现场,“抗震抢险”党员先锋队携大型机械全力支援,累计倒运清淤32000余方,打通道路240米;临汾市安泽县突发山火,国道108项目组织10台挖掘机连夜赶赴现场,多线扑救明火、抢通防火阻隔带;秋收季节遭遇黄河汛情,济南崔寨项目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济南起步区帮助农民群众挖渠排水,保障了29万亩秋粮安全;万州区遭遇40年未遇大暴雨,洪水围困,万州EPC项目职工紧急用装载机挖斗转移200余名受困群众;青岛市小珠山大火肆虐,青岛片区三个项目共计250余人参与灭火鏖战,配合消防力量战胜无情山火……在这些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党旗红、中交蓝始终飘扬在危急一线。
抢险后的街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能力。
面对险情,三公司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的战场,三公司也持续发挥主业优势,助力多地筑牢防灾减灾“生命线”。在漠河、万州、临汾三地,三公司先后参与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和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筑牢森林防火防线、保障林区生态安全;负责万州龙白路断道抢险排危治理工程,完成对危岩体的定点爆破清除,最终成功抢通损毁路段并实现双向通车,将危机四伏的山路蝶变为人人称赞的富民产业路;参与建设太忻新城防洪项目,助力新城畅通防洪排涝体系,随时抵御山洪来袭;奉节县雨污水管网建设和修复工程成为地下“毛细血管”,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避免内涝发生;即将建成的青岛三沙路综合管廊,将为各类管线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避免因极端天气威胁城市安全运行……
黑龙江漠河森林防火项目
重庆万州森林防火项目
山西临汾森林防火项目
重庆万州龙白路断道抢险排危治理工程
山西省太忻防洪项目重庆奉节雨污水管网建设
山东青岛三沙路综合管廊项目
More从应急抢险到主动防御,三公司建设者把守护安居乐业的实际行动写在了绿水青山和江河安澜之间。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方针,建立健全各项防治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
永远把人民的安危扛在肩上,这是中交建设者的嘹亮誓言。
未来,三公司将继续秉持为国为民的初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建好每一项工程,以更积极的态度、更专业的能力做好服务,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安宁。
来 源 | 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品牌文化部)
重庆G348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