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二公司2025届新员工怀揣热忱奔赴奋斗的“主场”,这既是职业生涯的“始发站”,也是逐梦路上的新起点。基层项目当以“传帮带”为纽带,用正确引导照亮前路,用贴心关怀温暖初心,助力新员工在实践中成长、在磨砺中成才。
读懂新员工,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前提。
初到项目的“00后”,将书本知识以现场形式还原,往往还略显生涩,面对未来发展难免有些迷茫。这时,项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室长要做好正面引导,摒弃“重使用轻培养”的惯性思维,静下心来做他们的“引路人”。初到项目驻地,新员工难免会有压力与忧愁,藏着不轻易言说的心事。作为“过来人”,我们要试着站在年轻人的视角看问题,理解新员工的处境与情绪,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帮助他们熟悉项目管理、熟悉团队人员,让新员工迅速自然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同作战能力。成长需要过程,对新员工既要提要求、立标准,更要多些包容与鼓励。每个人都从青涩走来,一句真诚的“做得不错”“这个想法很好”,或许就能唤醒他们潜藏的创造力,以此提升入职“仪式感”“体验感”。
让新员工收获,是岗位实践的重要一环。
新员工在岗位实践中“收获满满”,更能点燃奋斗的激情。新时代青年员工所追求的不再是简单重复的工作,而是在完成某种挑战后的成就感。对于项目部而言,要重视新员工的岗位培养,给他们“进阶”的机会,发挥好“老带新”的传统。师父要真正做到“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养”“散养”;要分阶段制定新员工成长规划,明确每个阶段学什么、学到什么、提升什么,把规划落到实处;要带着新员工熟悉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积累实践经验,“缺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就像什么”。只有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真正实现项目部与新员工的“同向同行”。
让新员工成长,要做好精神代际传承。
新员工初到陌生环境,生活上的不便、心理上的忐忑都可能“水土不服”,而归属感、认同感便是一剂良药。项目部除在“衣食住行”上多用用心,还要下大力气丰富一航精神谱系的宣贯形式,通过宣讲、情景模拟等年轻人易于接受的形式,讲企业的故事、前辈的奋斗史,让“一航精神”真正走进他们心里,让企业文化如“春风化雨”沁润心田。老一辈筑港人对企业的深厚感情,往往源于参与和见证的每一个“历史瞬间”。如今的新员工有朝气、有想法,也容易被多元思潮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与企业同频共振的“情感锚点”,让优良传统代代传,让他们在成长路上更有方向、更有力量。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基层项目若能在“读懂、鼓励、关怀”上多下功夫,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指路”,在岗位锻炼中“搭台”,在思想引领中“铸魂”,定能让新员工在成长路上少些迷茫、多些笃定,为公司人才队伍注入奔涌不息的“活水”,也让每一份青春力量都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素 材 | 《筑港人》编辑部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