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公局总承包公司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潍坊农科院项目坚决贯彻“安全生产十二到位”,聚焦“本质安全”管理,以科技赋能安全监管理念,积极探索起重机械管理新路径,扎实推广智慧住建、塔吊“黑匣子”等智能化技术,创新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三防”监管模式,成功获评山东省住建厅“提质筑安我先行”典型案例(第五批),并在全省推广。项目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压实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全过程实地监管,构建严密“人防”体系
一是专项方案编制。项
目组建专项方案编制小组,严格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
规 及标准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内容翔实、针对性强的塔吊安拆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须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组织公司内部进行论证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二是强化教育交底。严格执行安拆及操作人员入场安全教育、操作实训与安全技术交底,核查证件真实性和有效性,确保作业专业化,具体实施过程中,构建覆盖全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制定差异化培训内容。三是多方联合检验。塔吊进场前,项目监理、安监部、物设部三方按方案及规范验收构配件,提报安装告知至属地住建局审核,严控材料关;安拆过程中,项目经理、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现场旁站监督,审核资质,确保按方案施工;安装后,第三方全面检测塔吊性能,建设、监理、施工、租赁、安装单位联合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用。
多部位重点防护,构筑坚实“物防”体系
一是推行“动照分设”方案,遵循“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
核心原则,对动力线路与照明线路进行彻底的物理分离敷设,避免了因单一线路故障而引发的整个电力系统瘫痪风险,从根本上保障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性,确保在动力设备运行或维护过程中,照明系统不受干扰,始终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二是风险前置防控,塔吊基础临边搭设标准化防护棚,在醒目位置张贴风险源公示牌、安全规程及警示标识,实现危险预控、操作规范及应急措施可视化,强制规范行为,提升作业人员防护能力。三是设置安全双保险,一方面,在机身强制安装防坠器,该装置能在作业人员意外坠落时迅速锁定,有效阻止坠落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同步配备防攀爬装置,通过物理隔离和警示设计,严格限制非作业人员或未经授权人员攀爬设备,从源头杜绝因违规攀爬可能引发的坠落风险。四是实时维保跟进,制定维保制度,明确维保的周期、内容、标准以及责任主体,并严格按照既定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
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消除风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黑匣子”智慧检测,打造主动“技防”体系
一是多参数精准监控。系统嵌入高精度传感器形成双重管控,实时精准监测载重、
幅度、风速、力矩、回转等数据,自动识别超限风险并预警干预,实现主动预防。
二是群塔协同监控。系统从平立双视角展示群塔工况,自动划定防碰撞区间及禁行电子围栏;载荷、吊臂超限时自动报警并锁止冲突方向动作,保持塔吊碰撞
“零发生”。三是强化行为管理。集成指纹、人脸生物识别及驾驶室监控,仅持证备案驾驶员可操作设备,支持平台及手机
APP远程制止违章操作与疲劳驾驶,完整存储驾驶员操作指令及行为音像资料,确保人员与行为双达标。
四是建立数字档案。每台机械接入潍坊市智慧住建平台,储存进场、安拆、使用全生命周期数据,推动安全管理从线下检查升级为线上精准监管,实现单平台对多塔机的集约化高效管控。
点击图片 回顾往期内容
六比六创 | 红色领航 匠心智造
——潍坊农科院项目以质为本书写担当
责任编辑:樊志刚校审:魏维 制作:张皓宣来源:潍坊农科院项目 邹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