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我叫“泥小浆”出生于泥族是的我们很脏 还很......臭
喏,具体长这样泥小浆素颜照人人都说我没用是“基建废柴”,甚至叫我“垃圾”
我这一辈子从未被理解 从未被接纳这一次,我累了我要低吟哀歌,流入地下
直到黑暗将我吞噬直到万劫不复......哎!等等!这是哪儿!SOS 我怎么如此眩晕!!!
(此图由AI生成)救命......救命......
卷一:手撕剧本,竟只需五步
我们泥族历来都是工程师们头疼的“万人嫌”
黏糊、死沉、超占地儿!
传统剧本里我该被拖去弃土场养老
BUT!!!这次全凭通铜高速T4标的工程师们不放弃让我“重生”他们说:“这哪是废料?
这明明是放错地方的宝藏啊!
”哈?我?宝藏?!臣妾此身分明了呜呜呜呜——不知何时通铜高速T4标竟然悄悄给我建了一座
"再生研究所"——泥浆综合处置中心1230平米的豪华空间配备多台自动化处理设备
日瘦身量可达150立方米(≈4.5个集装箱)泥浆综合处置中心全景
他们说这一次我的命运由他们改写!!!
小浆啊,重生路就五步:
收集-分离-沉淀-压缩-固化
。但这过程嘛......堪比“碎骨重塑”,有点“费浆”,
扛得住不?扛!必须扛!拼了!我命由你不由天!
于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第1步:泥渣储存池-“静思池”
各路桩基兄弟产生的“原浆”在此集合!排队分类,等待改造
第2步:砂石分离设备-“甩渣机”
筛网疯狂摇摆!石子、砂粒瞬间被“甩”出来,实现精准分家
第3步:泥浆沉淀池-“沉淀舱”
筛完的我,顺着分流槽进入这里,开始安静地“沉淀人生”
第4步:泥浆压缩设备--“脱水王”
? 1.2MPa高压伺候,含水率降至20%,感觉身体被掏空......
? 石英砂+活性炭双效净水,
浊度小于5NTU? 高达90%的清水回用率
第5步:泥浆固化设备-“塑形大师”
加入胶凝材料,在短时间内把“我”变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流态混合物,“废渣”直接晋升“可用之材”
就在被“榨”到怀疑泥生时
工程师一声惊呼:报告!泥小浆......重生了▼▼▼卷二:这一次,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感谢zjtv、zjegjhxtv......
没把我扔进弃土场不管不顾
现在我是边坡绿化的营养师
临时便道的硬核担当给项目减少了约85%的外运量和人力投入
未来可能跨界3D打印建材圈
——原来基建废柴也能有春天!
下面请欣赏我的闪亮成果
1生态kpi成绩单——简直亮瞎眼
污水0排放闭环:100%内循环系统,每年减少污水外排超3万吨? 固废二次利用率达100%
: · 泥饼→边坡绿化基质或植物带填充
· 细砂→临时便道材料
· 减少因钻渣产生的碳排放约
15万吨 脱水泥饼脱泥清水哎呀呀“水饼分离”了~~~
2经济账本精装版——省!省!省!
? 降本: · 减少了弃土场的征用面积约
86亩,降低弃土场征地及恢复费用约
241万元 · 降低台背回填机械使用成本约
26万元 · 节约施工用水成本约
5万元 创效:整合各类单一设备实现创新成果
砂石分离设备过滤出细砂颗粒
再次利用至施工便道等建设
曾经的我,以为此生注定是负担
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每一立方的我都值得拥有第二次“职业高光”
每次环保创新都是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让像我这样的资源循环起来
这是工程人和我联手写给地球最美的情书
番外1:泥小浆的前传诞生地——通铜高速T4标
> 项目全长约16.4公里,29座桥梁总长近万米! > 1368根桩基是我的摇篮,需浇筑约
10.6万方混凝土。 > 将要跨越江水18次!我,就诞生在这片热土!
番外2:泥小浆的朋友圈
泥小浆重生第一天,同事说我脱水后颜值提升80%。妈妈,原来环保处置才是最好的医美 ^_^
5分钟前这就是我泥小浆逆天改命的故事
供稿丨李磊磊 编辑丨汪艺泓、党星 审核丨詹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