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飞渡卑沙城的“山巅快递”

2025-11-26 19:36:44浏览:195 来源:中交一航局三公司   
核心摘要:飞渡卑沙城的“山巅快递”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嗡……”清晨的大连大黑山被薄雾萦绕着,通往卑沙城遗址的生态步道旁,一架工业级无人机携着50公斤重的混凝土吊舱,稳稳悬停在陡峭边坡之上。随着地面操作员轻轻推杆,吊舱缓缓降落,精准对接步道施工点。“成功了!”山脚下的泵车旁,项目主管李宪鑫长舒一口气,抬手抹掉额头的汗珠。这架无人机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空中运输,全程仅用7分钟。 大连大黑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升级改造项目,最棘手的工程就是沿卑沙城遗址沿线修建生态步道。据资料记载,卑沙城由东晋末年高句丽族人依山而建,石墙随山势蜿蜒,易守难攻,十分险峻,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线修建的步道位于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坡上,是游客直接通往卑沙城遗址的必经之路。国家文物局明确要求,施工必须避开文物本体,全程人工操作,绝不能破坏生态脆弱区。这也就意味着,任何大型机械的介入都可能危及文物及生态环境。 项目初期建设,项目团队采用骡马运输基础石料解决了运输难题,但此次步道修建需要大量混凝土,整个施工项目完全不具备修建拌合站的条件,必须泵车将混凝土运输到山脚下场站,再运往作业点。从山脚到施工点单程需跋涉2个小时,混凝土的特性决定了它无法承受长时间、高强度的颠簸,离析将导致混凝土完全失去原有性能,质量达标率几乎为0,根本无法满足步道修建的工程要求。如果选择机械吊装,就必须在山体间修建临时便道。这不仅会直接破坏沿线珍贵植被,加剧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破坏,更有可能触及地下文物层,绝对不可行。 李宪鑫(图左) “能不能用无人机?”在一次项目技术分析会上,李宪鑫的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无人机承载量能不能够用?山风这么大,精准度能保证吗?”为了验证可行性,项目团队联合无人机企业反复测试,针对大黑山的山地风速、海拔落差优化飞行算法,还专门设计了封闭性吊舱,防止混凝土运输中洒落或离析。“第一次测试时,突然刮来一阵山风,无人机晃了一下,我们都捏了把汗。”李宪鑫说。技术团队紧急调整抗风参数,最终让无人机在4级风速下依然能精准悬停,误差不超过10厘米。 如今,两台工业级无人机在山巅与山脚间交替作业,架起高效“空中运输线”。混凝土泵车抵达山脚场站,将混凝土注入密封吊舱,无人机直抵施工点,两台无人机日运可达4吨,完全满足人工作业需求。更关键的是同时实现了多重突破:封闭运输和缩短运输时间杜绝了混凝土离析,强度达标率达99%;无需修便道,植被破坏率为零;依托清洁能源与路径优化,全链条碳排放降低90%;工人无需攀坡远程操控即可完成运输,彻底规避安全风险。 “以前担心施工会影响文物保护,现在看来完全是多余的。”业主单位的管理人员每天都会沿着遗址周边巡查,看着无人机在山巅精准作业,脚下的植被完好无损,石墙遗址安然无恙,他欣慰地说,“这种‘文物友好型’施工方式,既保住了历史遗迹,又加快了景区建设,游客很快就能沿着安全路线欣赏卑沙城的壮美。” 夕阳西下,两架无人机完成当天最后一趟运输任务,稳稳降落在山脚下的专属场站。工作人员连忙围拢过来,给这两位空中“快递员”进行蓄电保养,为次日的高效作业做好万全准备。余晖为卑沙城的千年石墙镀上一层暖金,步道雏形在余晖中愈发清晰。 素材:金石滩项目部供稿:张蕊编辑:王耀宇校核:修明霞往期精选公司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十次学习(扩大)会议暨“绿色赋能?数智共生”专题培训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路桥网】59亿!宁夏、青海新中标1个大项目

上一篇:

【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地铁18号线2标起小区间土建施工完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