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工程质量是决定项目成功交付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海外工程实践中,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业主的满意度,更承载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与专业声誉。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与复杂施工环境,质量管理的复杂程度和战略意义愈发凸显。如果说国内项目的质量构成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础,那么海外工程的质量水平,则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赢得长期信任。
工程质量贯穿于结构安全、功能实现与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耐久性、使用体验及全周期成本。在海外语境下,质量的意义更为深远——它既是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企业信誉与国际契约精神的试金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所带来的不仅是返工修复的直接损失,更可能导致业主信任的流失与后续市场机会的丧失。反之,高质量的项目交付能够形成示范效应与品牌溢价,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承接新项目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质量即市场”在海外项目中不是口号,而是企业必须坚守的战略原则。
质量管理是一项贯穿项目始终的系统工程。从前期设计审查、施工组织优化,到土方开挖、基础施工、钢结构安装、管网敷设等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技术规范与设计要求。而质量控制的制度性保障,则依赖于建立权责清晰、层级分明的验收体系。
具体而言,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开展系统自检,确保成果符合设计图纸与施工规范。自检合格后,正式报请咨询工程师(监理单位)进行专业验收,并同步提交完整的检测记录与质量证明文件。在咨询工程师验收通过的基础上,继续提请项目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最终合规性验收,以确保工程全面满足当地法规与技术标准。通过构建“施工自检—咨工验收—政府核验”的三级质量闭环,实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把关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合规性与可追溯性。
海外项目的质量管理,不仅是技术实施问题,更是一项跨文化、多层次的综合管理任务。面对多国籍劳务人员带来的语言、技能与作业习惯差异,必须强化多语种技术交底与分层级培训,以统一施工标准与操作流程。在应对特殊自然环境方面,例如阿联酋地区的高温干燥气候,需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如优化混凝土配比、强化钢结构防腐处理、合理调整作业时间等,以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此外,必须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守当地的安全环保法规,将国际惯例与属地要求有机结合,实现规范施工、合规运营。
为促进质量责任的有效落实,应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激励机制,通过推行“首件样板引路”、完善奖惩制度等措施,推动团队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负责的转变,形成“我要质量”的行为自觉。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质量、进度与安全三大目标常存在张力。为追赶工期而牺牲质量,往往引发后续更大规模的返工与工期延误,最终得不偿失。唯有在坚守质量与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科学推进进度,才能实现项目的真正顺利交付。项目管理应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安全为先、进度为标”的系统思维,通过精细化策划与全过程控制,实现三者的协同优化与动态平衡。
质量,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最有力的名片。海外工程的质量管理,既是对技术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对管理智慧与文化融合的深度考验。只有将质量意识融入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才能交付令业主满意、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面向未来,唯有持续秉持“以质量树立口碑、以质量驱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提升项目履责能力,方能在全球基建领域打造更多彰显中国品质的标杆项目,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市场深度开拓提供坚实支撑。
素材:阿吉曼海滩一期项目部
供稿:刘洋编辑:杨建朋校核:修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