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黄海“钉”桩记

2025-10-12 16:04:34浏览:135 来源:中交一航局三公司   
核心摘要:黄海“钉”桩记
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清晨5点的大连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海风还带着凉意。施工员姚坤已站在临时搭建的钢平台上,对讲机里传来嘈杂的指令声。“钢管桩轴线复测完毕,偏差控制在1厘米内!”他抹了把汗,朝身旁同事喊道。身后,由钢管桩和贝雷架拼接而成的施工平台向海中延伸,如钢铁臂膀般环抱着苏醒的海岸。   这里是公司承建的长海试验基地水工、土建及配套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施工现场,包含重力码头、高桩码头等工程,而当前最关键的,是115根灌注桩的施工——它们是未来码头承载千吨级船舶靠泊的“根基”。 “海上施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项目总工魏昂在调度会上反复强调。灌注桩需在钢平台上作业,平台稳定性直接关系成桩质量与施工安全。海上风浪、潮汐与复杂地质,远比陆地更具挑战,钢管桩打设稍有偏差,便可能导致平台稳定性与载荷能力下降。      “往下0.5米,停!”经验丰富的测量员陈兆江紧握全站仪,盯着屏幕数据。振动锤轰鸣中,3吨重的钢管桩缓缓沉入海底。每根钢桩打设需连续作业2小时,测量员需全程监测垂直度,稍有偏差便立即校正。 施工海域每日潮差高达3米,钢栈桥作业窗口极为有限。项目部依据潮汐预报制定“动态施工计划”:低潮位进行钢管桩切割与平联焊接,高潮位则安装贝雷架与铺焊钢板。钢栈桥如巨龙踏浪,稳步向深海延伸。      “最棘手的是回填区地质变化!”姚坤指着钻机下方的土层,“这里曾是船厂回填区,地下碎石、废弃钢桩、混凝土块什么都有,钻头常被卡住。”为此,团队准备了五种不同类型的钻头,通过七天典型灌注桩钻孔作业,系统分析不同钻头在各地质层的钻进效率与适应性,为后续施工筛选出更优型号。 海上灌注桩施工被工人们称为“海上绣花”。每根桩直径1米,最大桩长16.8米,需依次穿透海水、碎石层和中风化岩层,最终将桩尖嵌入岩石2至3米。混凝土浇注必须一次性连续完成,否则可能导致断桩。为防止拌和船设备故障导致供应中断,每根桩的混凝土均经试验验证和易性合格后才灌注。钢筋笼下放更是“毫米级工艺”——从长度与加密区验收,到吊筋焊接质量、垫块安装精度,每一环都严格把控。针对混凝土垫块易脱落问题,团队不仅采用防脱落卡扣,还在笼顶部位加密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均匀达标。      “我们就像在运行一条精密而连贯的生产线。”姚坤形象比喻,“海上风浪大,吊装时钢筋笼容易晃动,每一个动作都必须慢、稳、准。” 安全监督部长于青山 则时刻警惕突发天气,每次吊装前都反复检查吊索具与救生衣穿戴,“上次收到大风预警,我们只用1小时就撤回了所有人员和设备。”        项目部墙上挂着巨大的施工进度表,每完成一根桩便贴上一面红旗,详细记录着每道工序耗时:钢护筒打设平均2.1小时,钻孔最长18小时,钢筋笼下放1.5小时……这些数据成为优化施工组织的关键。经过86天奋战,115根灌注桩全部完成,低应变检测显示桩身完整性100%合格,高应变和钻芯取样检测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当检测结果反馈到项目部时,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掌声。        夕阳西下,钢平台在海面投下长长的影子。魏昂望着初步成型的码头轮廓感慨:“这些桩就像钉在海里的钉子……它们承载的不仅是千吨级码头,更是‘筑港摇篮’的精度和韧性。”在黄海的浪涛中,建设者用匠心与坚守,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钉”桩传奇。 素材:第十项目部供稿:陈灵编辑:王耀宇校核:修明霞往期精选一航局召开2025年四季度党委书记例会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新朔铁路运输处持续大干集中修

上一篇:

【中铁二十一局】庄纪栋陪同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到中铁二十一局榆中山洪灾害安置房项目调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