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一公司1945-- 2025翻开被岁月尘封是起重吊装的珍贵记忆
挖掘一航人共同是起重吊装的历史财富
本期《筑港钩沉》栏目
让我们回溯到让我们回到一航局勘察设计工作是起重吊装的起点探寻设计力量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一航勘察设计工作深深植根于新中国港口建设的热潮中。1949年6月,塘沽新港工程局成立总工办设计科,成为一航局设计工作的起点。
1958年,交通部将所属水运设计院港工分院及大批参与过塘沽新港一期和湛江港工程设计的设计骨干调入渤海区工程处,使渤海区工程处由单一施工单位充实为试验、勘察、设计、施工合一的全能性水工建筑企业。这支以港工设计骨干为核心的队伍,成为一航局设计力量的源头。
港工分院调入初期为渤海区工程处设计室,1959年随渤海区工程处归河北省领导,与地方规划设计单位合并扩编为设计处,职工增至212人,下设3个设计室、1个勘察队,初步构建起专业配套的设计体系。
自1958年至1962年,设计处共完成勘测、设计任务百余项,重点是天津、秦皇岛两港码头建设及其远景规划的勘测设计工作。1960年、1961年,在河北省交通厅的部署下,编拟了河北省水运开发综合规划、11条水运网干线规划、省属7市水运规划等。此外,还完成了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钻探及测量任务等。很多国家重点工程都是边规划、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保证施工建设的高速度。
随着设计力量不断增强,设计处逐渐承担起综合性的港口规划、设计任务。设计人员深入第一线,与现场人员密切结合,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研究改进设计,取得重要成果。仅1959年在新港三码头施工中即节约建设资金120万元;秦皇岛港扩建过程中节约建设资金35.4万元。
1964年设计处改称“交通部第一水运工程设计院”,承担我国北方港口的工程设计工作。1969年,和科学研究所合并为“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设计研究院”。院、所分建后,设计院于1979年改称“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简称“一航院”)。
1984年1月,一航院正式脱离一航局,一航局于同年5月在局内组建设计事务所(后改称“设计所”),共设6个设计室。局属本土设计力量继续发展壮大,在多个领域展现技术实力。第十一届亚运会秦皇岛海上运动场设计,1988年获亚运会工程勘测设计先进单位奖,1991年摘得交通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从渤海之滨的设计室到专业化设计所,一航勘察设计在改革开放初期完成了关键转型。发展历程中涌现的标志性工程与技术突破,为一航设计奠定了坚实的行业基础。
来源:中交一航点赞航一,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