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市政公司6月19日,由公司承建的衢丽铁路二期Ⅲ标项目高风险隧道——阳山隧道首件工程顺利通过国铁集团工管中心首件评估验收,为后续施工全面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也为衢丽铁路隧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阳山隧道地处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为
双线单洞结构,全长5657.56米,最大埋深约434米,
出口下方紧邻县道(平面垂直距离约26米)。作为
衢丽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阳山隧道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Ⅳ、Ⅴ级围岩占比约28%,需穿越7处断层、7处岩性接触带、3处节理密集带,同时面临着裂隙水丰富、危岩落石、小型坍塌、放射性、高地应力、突涌水等诸多不良地质情况,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工期紧张。
自开工以来,项目建设团队积极应对挑战,精心编制了包含隧道监控量测在内的25项科学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引入隧道断面快速扫描、铁路工管平台等前沿技术、管理措施,严格遵循“先探测、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作业准则,实现隧道建设平稳有序。项目团队构建起地质雷达、地震波反射、超前探孔及加深炮孔等多维实时监测体系,精准掌握不良地质与有害气体动态,
确保隧道施工环境安全可控
;同步完善人员、设备、消防、应急一体化管理体系,切实
保障施工安全,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在技术应用上,阳山隧道建设亮点频出。3D扫描仪全过程应用,精准核算混凝土方量,从源头防治衬砌脱空问题;智能化二衬台车集成自动布料、脱空监测、带模注浆等模块,有效提升了二衬质量;创新设计监控量测保护工装,确保监测点精准度不受施工干扰;锁脚锚管角度控制器实现精确导向,显著提升初期支护结构稳定性,为项目建设激活创新引擎。
首件工程评估会上,专家组对阳山隧道代建、设计、施工、监理四家单位的隧道管理制度、工装工艺、施工方案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评估。专家组认为,参建各方落实标准化管理、安全穿透式工作到位,资源配置合理,技术措施得当,资料齐全有效,一致同意通过评估验收,阳山隧道可作为衢丽铁路其他高风险隧道施工的参照标准。
阳山隧道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其首件工程评估的顺利通过,对项目后续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衢丽铁路建成通车后,衢州至丽水的行程将缩短至1小时,不仅能有效完善区域路网布局,还将打破浙西南山区的交通瓶颈,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山海协作”的共富桥梁,承载着铁路建设者的匠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项目档案衢丽铁路二期Ⅲ标项目
衢丽铁路二期衢松段Ⅲ标从衢州市龙游县东华街道瑶山村附近起,止于丽水市遂昌县北界镇排岭村外侧,正线长度27.512千米,主要包括路基工点10个、桥梁16座、隧道8座。衢丽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是全面实施浙江“大花园”建设,支撑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发展的重要项目。
供稿丨王琦梦编辑丨李广辉校审丨许 康审核丨张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