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多子落”
高质量发展“全盘活”
安徽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建成全国首个大型低风速示范风电场,现投运风电场7座,总装机80.91万千瓦,容量稳居安徽省首位。公司紧跟改革三年行动步伐,从第一要务高度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图:全国首个大型低风速示范风电场-来安风电场
深化“三改”激活力
公司结合发展实际,突出统筹性、导向性、激励性和针对性,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能上不能下”僵局,有力催生发展新动能。
把准考核评价“度量衡”。扎实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董事长与经理层成员分别签订《岗位聘任协议书》《经营业绩责任书》,刚性考核兑现,激发企业活力效率。制定覆盖公司、部门、中心、员工4级考核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机制,经理层以“任期、年度经营目标考核”为重点,部门以“目标责任书”为导向,员工以“年度、月度考评”为抓手,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绩效系数,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绩效考核评价,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连续2年“基本称职”人员予以调整,2021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457万元/人,同比提升38%。
图: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签约仪式
划好全员竞聘“标准线”。创新开展“全体起立、竞争上岗”全员竞聘,生产现场人员全体起立“抢板凳”,不唯资历,重在能力,靠真本事落座,以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关键指标“三个差异化”为抓手,综合考察员工真实能力水平。近3年来,职工参加竞聘222人次,参与率100%,42人岗位晋升,15人岗位下调,变“伯乐相马”为“公开赛马”,“赛场选马”成为企业有效激发活力动力长效机制。
图:生产人员全员“竞聘上岗”考试现场
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建设,多渠道激活人才培养“一池春水”。以“点线面体”为思路,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创先进、争优秀、当先锋。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系统化培训机制,选拔18名青年骨干进入“匠星训练营”“匠星班”,3人入选“首席师培训生”。开展“月度大讲堂”“种子训练营”“产学研”共建等活动,培养职业技能“多面手”。2022年上半年,7人次获评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
图:集团公司“奋进十四五”党员示范岗
攻坚克难谋发展
面对激烈抢占资源大环境,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以崭新面貌直面挑战,迎难而上、驭势而为。
比出发展“精气神”。“双碳”重大战略决策落地,让公司面临新机遇也必须面对新挑战,值此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需要与复杂环境斗争、与优势对手争雄、与自身短板较量。公司创新实施“专班化推进,项目化运作,个别化协调,方案化落实”前期工作机制,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分队、一抓到底”。结合安徽省区域特点,建立前期工作区域负责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东西南北”4个发展工作小组,“各居一隅”,梳理发展方向,形成组间比优争先浓烈氛围,互学互鉴、激励前行。每周召开发展例会,领导班子、有关部门和开发小组共同总结工作得失、学习研究政策、调整工作目标,形成比学赶帮超氛围,“为1%目标付出100%努力”成为干部职工座右铭。
图:建立“前期发展专题学习”周例会制度
拼出发展“加速度”。坚持“一盘棋”全面抓,推行“领导带专班、任务有清单、落实成闭环、争抢在一线”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创新这个“最大变量”,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提高发展“最大增量”,集中力量推进前期工作,攻坚克难跑出发展加速度,积极把“规划图”变成“行动图”。截至2022年6月底,57个新能源项目整理入册,储备可开发容量376.84万千瓦,获取开发指标21万千瓦,同比翻一番,可持续发展根基进一步筑牢。
图:清单化推进项目进展
闯出发展“新天地”。抢抓发展机遇,创新提出“多点发力,上下协同,全省撒网,重点打捞,抓大不放小”发展工作思路。加速发展风电,加大光伏、储能、制氢、综合能源等领域应用布局和知识储备力度,邀请集团公司和安徽省能源局专家讲解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发经验和新能源最新政策,补齐业务短板。先后与天长市政府、东营昆宇签订1吉瓦新能源示范+10吉瓦电化学储能超级工厂+1吉瓦时共享储能示范基地项目,与明光市政府、力诺阳光电力签订600MW新能源项目及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生产线、共享储能基地合作协议,以量变促质变,实现从“星星点灯”到“星火燎原”。
图:安徽公司与明光市政府、力诺阳光电力签订600MW新能源项目及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生产线、共享储能基地合作协议
数智赋能优存量
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公司积极探索“智能”风电场建设之路,深化运检模式改革,加快设备深度整治步伐,各类生产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对标省内五大发电集团风电企业,利用小时排名保持第一。
当好智能电场建设“示范生”。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率先开启智能风电场建设,所属龙湖风电场作为集团公司智能风电场建设样板试点,积极开展无线网络全覆盖、智能安全帽、五防锁、无人机、机器人等新装备试用,智能监视、声像采集全面部署。结合生产运营中若干问题,开发风电生产管控平台,全量实时采集关键设备和系统秒级数据,搭建预警模型,提前捕捉设备故障征兆。持续调研业内先进技术,试点升压站智能辅助巡检,打造“无人值守”场站,为集团公司和成功探索智能风电安全运维、拓展产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积累“智治”经验。
图:生产两化融合建设现场推进会在
龙源安徽公司龙湖风电场举办
打好运检模式改革“主动仗”。为巩固提升新形势下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原有“阵地”,主动变换“战法”,将原7座风电场整合为“南/北区域维保中心+集控中心”,打破场站边界,设立定检维护队,取消“轮班制”,全面盘活人力资源。推进“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率先试行设置设备、运行、综合专业组,编制明确35项岗位职责、97条任务清单,挖掘人力资源潜能,解决场站间忙闲不均、设备维护不到位、管理和技术水平不均衡等问题。
图:集控中心通过运行分析、远程监控,提前发现设备缺陷,进行设备预警,提高设备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长,助力现场实现无人值班。
出好设备精细治理“组合拳”。随着“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和应用,“被动检修向预知维护转变”成为公司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突破口。充分依托数字化平台,汇集机组突出问题及预警信息,实施大数据分析,编制设备治理清单,深入开展电控类故障治理。常态化开展设备“自寻优”,深度挖掘设备发电潜能,做到颗粒归仓。2022年上半年风能利用率达99%,较2019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故障次数环比下降48.06%,电量和利润屡创新高,效率效益稳步提升。
1
?图:维护标准解读
2
?图:设备隐患排查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公司将坚决贯彻落实各项改革部署,聚焦提升企业活力动力,抢抓“双碳”机遇,打好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组合拳”,奋力谱写好高质量发展“安徽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END/----
扫码查看企业介绍
本期策划丨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
制 作丨路 鑫、彭思雨(安徽公司)
编 辑丨郑亚非
责任编辑丨安裔铭、田慧慧
执行主编丨邓 欢
点击下方,了解我们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