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635,8288,6,这是一组什么“神仙”数字?

2020-12-28 18:44:43浏览:3881 来源:中铁二十二局集团   
核心摘要:635,8288,6,这是一组什么“神仙”数字?

负责这一盾构区间是吊车视频的是全员平均年龄28岁是吊车视频的盾构一队青年突击队,60余名队员中有刚刚毕业是吊车视频的大学生,也有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几年经验的技术骨干。
刘旭强
12月27日,随着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成功抵达接收井,广州地铁18和22号线横番区间HP1中间风井至HP2盾构井区间右线盾构机“铁兵10号”顺利接收。历时635天,该项目6台盾构机顺利完成8288米盾构掘进任务,全部出洞!
“铁兵9、10号”作为两台8.8米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位于HP1中间风井至HP2盾构井区间隧道,该区间是集团公司进入盾构施工领域以来,单线掘进最长、直径最大的盾构区间,盾构施工70米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多达94处,并且先后连续穿越老旧建筑群。
为确保盾构机在大埋深富水砂层中顺利接收,若采用传统方式,将要面临很大的风险。关键时刻,项目决定另辟新径,改为水下接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工法工序繁多,为保证盾构机顺利出洞,项目部严格编制了水下接收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人员配置和完成时限,把工期进度和安全质量等各项指标落实到每一个人,为盾构机安全顺利完成水下接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历时372天,“铁兵11号”于2020年8月6日在HP2中间风井至HP2盾构井区间左线盾构隧道顺利出洞。
在最初的盾构始发阶段,项目就遇上了第一道关—两台盾构机要在富水沙层中始发。时任盾构经理庞先国介绍到:“在不良地层中始发风险极大,遇到涌水涌沙,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地层中的水携带大量泥沙涌入始发井,这样一来,不但始发端被淹埋,而且附近地面将大幅度沉降,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确保盾构始发做到万无一失,这对施工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啃硬岩,嚼粘土,“铁兵11、12号”披荆斩棘闯难关
那段日子,庞先国带领着盾构队员经常钻进潮湿闷热的隧道里进行技术攻坚,经常一待就是一天,他们不断进行问题分析、方案总结,不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外包素连续墙+内部三轴搅拌咬合的方式加固始发端头,并且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在洞门预埋钢环外部加两道延长环,钢环内设置三道钢丝刷+外部橡胶止水帘布密封。最终,始发时洞门密封效果可以达到试压3.0bar(水下30米处压强大小)滴水不漏,从根本上提高了密封对高压水的耐受性,保证了始发的成功。
轨道公司参建的广州地铁18和22号线是全国在建地铁中运行时速最快的线路之一,最高可达每小时160公里。项目施工内容为1座中间风井、2座盾构井、3段盾构区间,全长8288米,拼装管片达9493环,盾构机直径8.8米。从2019年4月1日首台盾构机始发至2020年12月27日,历时635天,6台“大家伙”已圆满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创造了集团公司6台盾构机同时在华南大地掘进的记录。唯一途径: 这里是横沥站(18、22) 短期内坐巴士=>广隆站 长期后坐15号线(规划中,有生之年) 18、22规划是长远期规划,22未来会延伸到东莞的滨海湾,途径南沙客运港站,所以~现在是没有交点的
、邸欣茹
在广州地铁18和22号线项目出洞的6台盾构机中,有两台盾构机的接收方式与其他四台不同,它们采用的是水下接收方式,这一盾构接收方式不但属于广州地铁18和22号线的首例,而且也为开创了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大埋深富水砂层顺利接收的先河!
钻水道,穿高楼,“铁兵9、10号”乘风破浪终到达
在后续的施工过程当中,“铁兵9号、10号”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在下穿蕉门水道和西沥水道时,由于西沥水道临近南海,潮汐水位变化达2米,高低起伏落差大,掘进过程稍有不慎极易击穿河床;同时地下水同河水连通,一旦盾尾密封、铰接密封失效,河水、泥沙涌入隧道,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灾难性事故发生;加之当地通航等水事活动频繁,河面稍有波动就会引发多方关注,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掘进过程中平稳快速推进,他们齐心协力,从井下到井上、从生产到机电上下联动,以安全为重心,严格落实“红线管理”内容,安全圆满完成了6台盾构掘进任务。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荣誉头衔的背后,是项目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施工一线的辛勤付出与汗水。项目常务副经理兼总工兰峰涛介绍,由于“铁兵13、14号”盾构机的接收段位于全断面富水砂层,并且区间接收井灌水深约33.7米,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大埋深,这就导致接收端头不管是采用WSS注浆加固、三轴搅拌加固或是高压旋喷加固都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存在很大的涌水、涌砂安全隐患。
攻难关,创先河,“铁兵13、14号”水下接收获成功
项目经理马杰介绍,南沙大道为
兼部分城市交通主干道,日均车流量10万余次,通行以载重车辆为主。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下穿南沙大道带来的风险,还要克服上软下硬复杂地层以及全断面淤泥质土地层、全断面硬岩地层、地质松散富水地层等复合地层带来的诸多挑战,掘进过程当中一旦有异常,极易出现交通隐患。
盾构队初尝上软下硬之艰难,初引气压辅助掘进模式,在摸爬滚打中提升技术实力,在艰难环境中磨砺自身意志,回看攻坚克难抢工期的时光,盾构二队队员杨小东言语中还是充满激情,他还给自己和队友取了个昵称,叫做“神秘的地下龙骑士”。
盾构掘进期间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刘旭强曾多次组织以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为首的技术骨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迅速掀起大干热潮,全力有序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克服疫情影响所耽误的工期进度,加快施工节奏,充分展示了地铁建设者奋勇争先、冲锋在前的铁兵精神。
“铁兵11、12号的顺利出洞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与努力,盾构操作手以盾构机为家,日夜奋战在盾构机中。现场值班人员无论炎炎烈日还是倾盆大雨都不曾离开岗位,保证打孔深度,确保注浆质量,密切盯控地层加固。测量员转战多个施工现场,每人身上背着20多斤重的仪器,上盾构、下基坑、钻隧道进行测量工作。”杨小东幽默的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坚毅之情。所有奋斗的盾构人,都无愧“神秘的地下龙骑士”之称!1、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阿·斯米尔诺夫
城市快速路
 
作为广州地铁18和22号线项目部首台出洞的盾构机,“铁兵11号”在掘进过程中也遇到了“拦路虎”——其中长距离下穿区间土层堪称“地质博物馆”的南沙大道是施工一大难点。2009年9月29日:地铁九号线正式动工。 2010年5月1日:地铁九号线首台盾构机在5标段1号中间风井成功吊装到位,标志着地铁九号线即将进入地下盾构施工阶段。 2010年5月28日:地铁九号线招标中,突然增加6标,增加[花城路站],总站数由原来8站,升
“下穿西沥水道期间,还赶上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一条隧道交叉两个施工点,严重的交叉施工使得盾构掘进难上加难!”盾构经理唐毅雨回忆道:“我们制定了各项施工预案,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地面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制度,加强地面巡视及监测,51名盾构队技术员,83名盾构施工工人,完成了12道调试工序,441个调试项目,组织了20余次调试研讨会,6次技术交底会,为盾构的安全接收提供有力保障。”盾构联络通道就是用一个通道将地铁隧道的左线右线打通,以方便在一条隧道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另外一条隧道进去,然后再通过联络通道进入需要救援的地方,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 区间泵房,是在隧道较低处设计的,是为了抽掉隧道里的水而设计使用
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项目部在技术上首次使用气压辅助掘进模式,以“模式正确、土压合理、均速掘进、保证注浆量、避免停机、严密监测、快速反馈”为施工原则,在盾构机下穿南沙大道时设置试验段,摸索出最合理的掘进参数,为盾构机顺利掘进提供了有力保证。一、用途不同 1、盾构:盾构机通常用于隧洞洞线较长、埋深较大的情况下。 2、TBM:TBM通常使用于岩石地层。 二、分类不同 1、盾构:盾构机分为手掘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局部气压、全局气压),机械式盾构(开胸式切削盾构,气压式
 “铁兵13、14号”盾构机于2020年9月14日在大埋深富水砂层的3号盾构井依次破洞而出,为公司在盾构施工专业化领域的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中交建筑集团第九工程有限公司】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上一篇:

海上风电网全容量并网!中广核浙江岱山4#234MW海上风电项目投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