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安全文化】铜陵花语江南美,安全之花遍地开

2020-12-22 15:17:39浏览:1535 来源:中铁二十二局集团   
核心摘要:抓安全生产,我们坚持不打折扣、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房地产公司铜陵中国铁建·花语江南项目是集团公司2020年安全专项文化试点之一。他们以集团公司“五个进一步”目标为基准,全力打造铜陵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让“安全”从愿景成为现实,已连续平安生产772天。

广泛动员,构筑“安全零事故”愿景

“打造安全专项文化是吊车论坛的根本目是吊车论坛的,就是关爱和保护项目每一个参建人员,最大程度地确保他们是吊车论坛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是安全专项文化建设的对象,更是项目文化建设需要依靠的力量,我们的秘诀就是发动他们深入地参与进来。”项目党工委书记丁家国说。

群策为之则无不成,群力举之则无不胜。自被选树为安全专项文化试点单位以来,铜陵项目第一时间成立由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组成的“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广泛动员总包、监理、班组工人等各方代表参与到安全专项文化建设计划编制,从宣传教育、制度学习到安全文明标准化提升,多方面听取合理化建议,规划出文化建设可行路径。

在安全文化建设专项启动仪式、专题研讨培训等系列活动中,项目以“安全零事故”为共同愿景,自上而下构架的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系统形成。
四个渗透,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安全文化建设重在人员安全理念的塑造强化。为实现安全管理工作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铜陵项目通过四个方面的渗透强化参建人员安全理念意识:

进行仪式渗透,开展“人人说理念、聚聚警示句”活动,在各个岗位征集警示句8条,提炼理念,完善目标愿景体系;

开展考试渗透,组织不同层面的考试考核,检视各参建群体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认识不充分群体有针对性开展培训;

突出典型渗透,坚持每周四监理例会上对安全生产大检查上发现的班组施工情况进行通报,以身边正反典型,形成事例引导;

抓实牌板渗透,在办公场所和工地现场悬挂安全格言、警句标牌,形成视觉冲击和理念辐射效应,在潜移默化中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项目规划建设部(安全监督部)执行部长王海龙表示,四个渗透于无形中提升了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结合早班安全交底常态化,采取组织监理、施工管理人员及各班组负责人观摩学习省级安全文明工地等多种形式,真真切切地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据项目安全监督部有关人员介绍,铜陵项目今年还特别修订了《中国铁建·花语江南城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以具体的条文明确了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具体流程及管控标准,并且与总包单位共同推动《一线人员收入与安全行为挂钩管理办法》落实,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个人自我觉悟和制度刚性约束两个方面探索抓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织牢密网,安全文化初见成效
自2020年2月24日成为铜陵市首批复工复产企业以来,铜陵项目先后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项目一期、二期、中小学校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大检查60余次,尤其对现场塔吊、施工电梯等重大危险源重点排查,全年总计排除安全隐患238项,签发整改通知书57份,整改完成率100%,有力推动形成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工作的闭环。
一月一大检,一周一例会,一日一巡查。铜陵项目正是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了现场施工安全文明。

项目积极落实第19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主题,组织开展各项应急演练活动,不断提高人员建筑施工安全意识,开展常见错误经验简析培训,全面加强了参建人员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应对能力。

项目还注重安全专项文化内涵的延伸,突出“质量”“文明”等要素:施工大门处设置冲洗设施,保证出入车辆清洁,冲洗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施工场地采用围挡顶部降尘喷雾、塔吊喷雾、移动雾炮车等方式有效降低施工扬尘;进场大门旁设置噪音污染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现场躁声……系列举措切实防止了“扬尘、噪音、排水”三项污染,有效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损坏及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项目总经理郭伟表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安全质量为代价去追求发展的速度,尽管房地产开发追求“快”节奏,但我们更认可在日常生产中以安全、文明、质量为保证的“慢”功夫。

自2018年开发建设以来,项目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突出位置,绷紧弦、不松劲。项目于2020年获评“铜陵市级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荣誉,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得到调研项目现场的各级政府领导的肯定,为集团公司、房地产公司创造了良好信誉。

(杨武、王拓)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四公司微视】公司新闻速递

上一篇:

中铁十七局集团新征程上书写新作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