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香梅站
是中铁十局城轨公司承建是起重机的
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一举斩获2020—2021年度
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从零起步,到争创工程建设领域
规格最高是起重机的国家级质量奖
荣誉是起重机的背后是中铁十局人
历经1293个日夜
对工程质量孜孜不倦的追求
业精于勤 卓然于质
项目概况
深圳市轨道交通9号线香梅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与香梅路的交叉路口,平行红荔西路布置,大致呈东西走向。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左线总长度为295.9米,右线总长度为516.2米,车站设4个出入口,3组风亭。工程于2012年10月15日开工,2016年4月30日竣工,同年10月28日开通运营。
1
从零开始 打牢基础
首次参建地铁工程项目,对项目绝大多数建设者来说,也是首次接触地铁施工,经验欠缺。如何克服“本领恐慌”是项目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10+0=100”。公司提出:哪怕只有10分的能力,坚持从零开始的态度,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最终也会取得百分百的成功。
岗位练兵从进场前开始。在前期施工准备过程中,项目“关起门”来抓全员培训,学安全、学管理,学习地铁施工程序和施工组织。项目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赴兄弟单位“取经”,多次邀请地铁施工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来项目授课,加强专项培训。
工程全面开工后,项目技术人员利用工余时间学习各项规范,探讨施工工序,并到邻近标段学习观摩。项目总工、各部门负责人做好传帮带,手把手地教新员工掌握现场施工技术。
同时,项目部严格学习考核,就所学内容进行考试,项目班子成员负责坐镇监考,对不合格者按规定重新进行补考。通过学习培训,技术人员们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进步提升,均快速掌握现场施工技术,发挥出技术核心作用。
2
夹缝施工 稳中求变
香梅站位于闹市区,毗邻城市干道施工,周边高层建筑物多,且毗邻生活小区及学校,施工场地极其狭窄。基坑最深处达28米,距市政大厦等重要建筑物最近处仅6米。城市主干道,交通疏解难度大,地下管线较多,明挖基坑支撑体系复杂。
项目积极部署,提前筹划,认真仔细调查现场管线,采取物探、人工探沟等多种形式,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减少了施工资金和时间成本。合理编制交通疏解方案,分期组织实施,同时多次与当地交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并组成交通维护小组协助交警部门做好施工现场交通维护工作。
“一米一米”进行围闭,围挡距离基坑边线仅有3米,便道宽度不足以摆放大型机具,项目在基坑冠梁设置挑梁,保证在有限的空间里使用龙门吊,大大节约施工场地空间以及成本。生活小区路口交通疏解采取钢便桥进行交通导改,快速打开施工工作面。
3
华丽转身 全线标杆
香梅站采用的地连墙支护方法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项目组织技术人员科学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多次邀请专家前来论证评审。
在第一幅地连墙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班子成员带领技术人员蹲守现场,召开多次现场会议,研讨制订各个专项施工方案。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项目部以提供盾构始发条件为目标,倒排生产计划,合理增加人员、设备,动态优化施工组织,形成多点施工、平稳推进的局面。
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运用高耐久性砼、清水砼模板等新材料,以及无围檩支撑体系基坑变形控制等新技术,自制了地连墙刷壁器、接头箱,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和科技含量。
2013年8月16日,深圳地铁集团在香梅站举办“深圳地铁11号线防水样板观摩会”。来自深圳地铁集团、中铁二院、广轨监理管理、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1号线建设分公司及其他参建单位等百余位领导同志,参加了观摩会。
香梅站防水施工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现场质量管控方案,受到观摩人员一致肯定,要求在全线进行推广。香梅站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专家、业主等方的认可。项目先后荣获:
2014年
深圳地铁集团质量管理样板工程及优胜单位奖
2015年
深圳建筑业协会优质结构工程奖
2017年
公司优质工程奖
2019年
“中国中铁杯”奖
获得广东省、深圳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称号
在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共发表科技论文1项,完成QC成果18项。
《减少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干扰》QC成果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二等奖
香梅站的工程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地铁施工技术人员,采取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各项管理成果,为城轨公司后续承揽、施工大型地铁市政项目奠定了基础。香梅站更凭靠其过硬的工程质量,精致好用的客站功能,自开通运营以来受到社会各方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文:刘美玲
编辑:朱彦晨
责编:崔佳
主办:中铁十局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