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行人,正是乔国丽带队的专项整治小组,他们正冒雨赶往审计点,准备开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团结协作的顶梁柱
她常说,看似是现场的偶然发现,实则是前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一次甄选项目时,乔国丽发现某项目总造价不大,工程难度较低,却出现了比较大的亏损,经过审慎分析后,她将目标锁定在了一张水泥发料单上——一般来说,散装水泥应当发送到拌合站,但该项目却直接发送到了路基工程工点。在她的启发下,审计团队立即展开调查,通过与财务、工程等业务口的数据印证,一条虚假采购水泥、套取资金的利益链浮出水面,相关违规违纪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胜在整体、赢在团队!”多年来,乔国丽先后担任多个项目审计组组长,她带领团队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审计任务,为企业遏止和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
迎难而上的急先锋
作为“动真碰硬”的审计人,乔国丽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我不想配合了,请你出去!”一次对某项目的审计中,审计对象面对乔国丽的追问,忽然情绪激动,粗暴地将她推出了办公室。既要达到审计目标,又要避免激化矛盾,考验的是工作能力,更是人格魅力。乔国丽没有选择针锋相对,而是隔着门苦口婆心地劝说:“我们不是为了挑你们的问题,而是要帮你们解决问题!”经过半个多小时沟通,对方终于打开了门,审计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乔国丽认为,审计不单是和账本、材料对话,更多时候是在和人对话,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倾听,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某项目出现法律风险,完成审计工作后,本可以告一段落的乔国丽进一步把视野投向了项目公章管理、流程审批等制度设计上,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了项目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出台,形成了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审计就像医生治病,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乔国丽希望通过筑牢制度体系,为企业堵塞漏洞、防患未然,让所有审计问题都能消除在根源,“这算不算砸自己饭碗?”她笑道。
锐意进取的实干派
乔国丽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一份份审计报告。每一叠审计报告的背后,是她与团队成员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为确保每一个问题定性准确,每一句描述精炼到位,她反复斟酌、字字推敲。
“抓大放小”“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在审计报告撰写中,她边摸索边总结,通过复盘,不断优化数据分析模型,提供的疑点实现了由繁入简,又由简入精的提升,在审计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股份公司“审计先进工作者”、集团公司“审计先进工作者”、专项治理“先进个人”......对于乔国丽来说,十余年审计生涯得到的不仅是工作上的荣誉,更收获了生活中的精彩。
女儿5岁时,将画着心形、写着“妈妈努力工作,早点回来”的纸精心折叠好偷偷放进她的箱子里。“当我打开行李箱时特别感动,我觉得不能辜负家人的支持,一定要做好每一次审计工作。”
说话间,乔国丽拉着行李箱,又要出发了......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