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安全发展年”,集团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改革,做了大量细致认真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难能可贵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成绩。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还没有完全受控,安全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还没有达到本质安全、系统安全的程度。如何从本质上系统地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企业长治久安,就必须明辨四个“真”与“假”的问题,才能实事求是的抓好安全工作。
要明辨“真重视”还是“假重视”的问题。我们经常把“安全第一”挂在嘴边,但是,自上而下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往往层层递减,所谓的重视有时也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表现在纸面上、体现在应付检查中,一旦反映在施工现场和具体工作中就大打折扣,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项目事故易发点无人监管,有的一线管理人员对违章作业司空见惯。“假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性缺乏切肤之痛,对事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灾难没有感同身受,对全社会给予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和高压态势没有清醒认识,不懂得发生事故就是草菅人命,不懂得发生事故就是犯罪行为,不懂得发生事故就是砸企业的饭碗,不懂得发生事故就是断送个人的前程。二是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侥幸心理挥之不去。在施工中习惯以经验的认知代替科学的真理,视技术标准与施工规范为无物,长期走不出“九次侥幸成功导致一次灭顶之灾”的泥淖。三是强调事故不可避免论。认为我们从事的建筑行业本身就是高危行业,加之施工规模大、工程风险点多、管理技术力量弱,安全风险防不胜防,尤其是我们目前真正在一线干活的主要是外部协作队伍,人不是自己的,流动性、随意性又很大,文化水平低,更是难以真正有效管控,也就无从确保安全生产。要做到“真重视”:一是要认清安全形势变化,提高政治站位。二是要真正破除侥幸心理。三是要摒弃事故不可避免论。
要明辨“真明白”还是“假明白”的问题。企业管理有其规律可循,安全生产管理也不例外。有些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无心认真研究分析,不知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总感觉安全生产管理像雾里看花,找不到目标,抓不住重点,不出事故是走运,出了事故是倒霉。这是典型的“假明白”的表现。要想在安全生产上做到“真明白”:一是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安全生产管理是有章法的,这种章法必须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实、科学严谨分析的基础上。二是要明晰自身职责和工作重点。所谓明晰职责,就是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管理干部都必须明白自己的安全职责所在。三是要有真抓实干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大家在安全生产上,务必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好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过程控制、技术保障、教育培训等工作,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一线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履职能力,确保企业本质安全、系统安全。
要明辨“真投入”还是“假投入”的问题。安全生产投入包括我们对安全生产的财力、人力和精力的投入,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安全生产就是纸上谈兵。从近年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看,其背后多多少少都存在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的情况。要确保安全投入到位:首先,安全生产费用必须真正落实投入到安全生产上。第二,项目经理必须对安全生产投入更大的精力。项目经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项目经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和责任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投入精力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安全生产的受控水平。第三,各级领导必须真正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要促使各级领导真正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其基础是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要明辨“真处罚”还是“假处罚”的问题。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落实责任,关键在于责任追究和处罚到位。近年来,我们的内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不足、力度不够的问题,甚至有的处罚措施流于形式。劣而不罚,就是对劣者的纵容,不但不能以儆效尤,反而会起到鼓励效尤的作用。为此,我们对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和危害安全生产的行为必须给予真正到位的处罚。一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二是处罚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细化。三是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在执行处罚制度时要铁面无私,要认识到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保安全的手段。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上四个“真”与“假”问题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不可孤立和偏废任一个,只有做到了真重视、真明白、真投入、真处罚,并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去抓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我们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兢兢业业,少一些得过且过、多一些追根究底,少一些花拳绣腿、多一些脚踏实地,才能确保我们安全生产系统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才能真正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确保企业本质安全、系统安全,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集团公司安全监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