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七局集团我是审计人丨惟勤为器 磨砺审计利刃

2020-11-03 22:44:05浏览:1222 来源:中铁十七局集团   
核心摘要:我是审计人丨惟勤为器 磨砺审计利刃

从一名有10年工作经验是起重机械的财务“老手”,变身审计“行家”,最快需要多久?二公司审计部副部长刘明雷是起重机械的答案是:“5个月。

刘明雷在查阅资料

2010年毕业,从事财务工作;2019年底,通过公开竞聘走上审计岗位;2020年4月,担任团队小组长;7月,独立带队完成多项审计任务……刘明雷几乎用极限速度完成了角色转变。问及心得,他直言,这一切是起重机械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勤”字。

01
勤学,博观方能约取

“财务是一个点,而审计是一个面,涉及的知识点太多了。”刘明雷说,“工程业务千头万绪,政策法规不断在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博观约取,精准抓住关键风险点。”

刚竞聘上岗,刘明雷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利用疫情时间,他抓紧阅读专业书籍,学习企业相关文件,为审计工作开展打“地基”。疫情过后,哪怕工作繁忙,他也没停止学习,不仅会钻研一些专业技术资料,还会调阅优秀审计档案汲取养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身边老审计人学也是刘明雷工作快速上手的秘诀。在一次审计任务中,项目部人员配合态度消极,拒绝提供某方面计量材料。刘明雷随即打电话向一名老审计人求教。

“按照取来的‘真经’,我将拒绝提供资料部分直接定义为‘无依据计量’,当问题被放大化后,他们反而会主动找资料去自证‘清白’。小小的一招‘小题大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刘明雷笑道。“‘老审计人’的经验是他们在无数次实战中锤炼的宝藏,有时候可能一个问题你思索很久不得其解,他们几句话就可能让你茅塞顿开,事半功倍,学到就是赚到。”

02
勤思,有思路才有出路

刘明雷认为,有思想、能思考是干好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勤思,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审计过程中,嗅出更多线索的蛛丝马迹,做到统领全局、举重若轻。

在一次项目审计任务中,一个劳务队水稳料超耗异常,引起了刘明雷的注意。他迅速在大脑里作出判断:“材料超耗与材料点验、发料、工程方案变更等存在很大关联性,如果应审人员在资料上‘加工得宜’,也是比较难揪出问题的,不如先将靶子瞄到其他方向,等到‘敌方’放松警惕,再对准目标,一击即中的几率也许更高。”

为不打草惊蛇,刘明雷先“认认真真”调查起了另外两三个劳务队伍,当项目注意力转移时,他又状似不经意地要了让他起疑的关键资料。项目负责人此时一是放松了警惕,二是无暇应付,于是,一份未经“粉饰”的资料便原原本本交到了刘明雷手中。透过这份资料,刘明雷和团队发现,该劳务队所用材料存在不小问题。仅此一项就查出了244万元的窟窿。刘明雷也凭此一战成名,成了很多同事眼中的“智多星”、学习榜样。

03
勤跑,实践之中见“真知”

“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刘明雷说,自3月份复工以来,他在地图上的“打卡城市”又多了10几个。每月在家时间平均不超4天。

“深入现场走访核查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线索是‘跑’出来的。”刘明雷始终认为,只有走近现场去“望、闻、问、切”,去挖掘那些看似正常的资料背后的“病灶”。

今年4月,集团公司2020年度工程项目专项治理活动开幕。刘明雷作为第四小组的小组长,率队马不停蹄地赶到项目,点验物资、查看账目、核查工程量……一笔数额不小的临建挖方计量费用,引起了他的本能警觉。

“费用很大,拌合站却是简易的,料场又在工地旁,很不合理。但账目里却是严丝合缝的。”刘明雷说,“这种情况,多到现场看看是最好的。有时被调查对象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甚至路人甲的一句话,都可能是重要线索。”

刘明雷一边让其他审计人员留下看资料,一边自己深入现场找人聊天。一问才知,原来,项目部设计的挖方位置,竟是一个本就存在的土坑。刘明雷迅速组织组员展开调查。最终,光这一个“无中生有”的超计价挖方量,查出了违规金额330万元。

凭借“勤”字,刘明雷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绩。今年8月份,刘明雷从小组长变身为独立带队的项目负责人,再一次实现了华丽转身。

面对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褒奖,刘明雷说:“自己还是审计大军的‘小白’,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很多未知要探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未来我将一如既往,以勤为径,走好自己的‘审计’人生。”




作者:侯佳冰 张英智
主办单位:党委宣传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七局集团我是审计人丨惟勤为器 磨砺审计利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