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关注我
浩吉铁路是我国首条轴重最重、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是吊车租赁合同的煤运专用线。在这条世界最长铁路线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话不多,讲话声音不高,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他们也刷抖音也“吃鸡”,会追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如果不是在施工现场真实地看到他们在电焊花中穿梭,在泥浆里爬上爬下,在桥墩上浑身湿透,很难将他们和“国家建设者”连在一起。从2015年至今,近两百名建设者在这里谱写着浩吉故事,在这条重载铁路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是吊车租赁合同的一笔!
走在施工前列是吊车租赁合同的
测量主管“高冷昆少”
赵昆是二工区的测量主管,虽然说他是测量主管,但队里从事测量的人员加他就两人。进场时的永久用地边线的测量放线十分困难,沿线有的部分是没有路的荆刺林,有的是水田,有的树林里、村庄没有GPS信号。都说铁建职工“修大路走小路”,山上植被茂密,压根没有路,蚊虫叮咬是正常情况,爬山的路上还经常会遇到毒蛇。他每天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脚穿大雨鞋,斜跨工作包,一手拿柴刀,一手里拿着GPS 测量仪器,一点点爬上山测量放样,及时的完成测量放线任务,确定了征地红线,为后续的征拆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更为下一步施工生产画好坐标!
赵昆在寻找取土场
主体工程开始施工后,测量工作更加忙碌。白天跑工地,荆刺林、鱼塘地、峭壁上他都抢着去,风里来雨里去、刺林中钻、泥坑里走。在别人午休的时候,他又爬上山为取弃土场的选址、临时用地和边角地的测量。晚上十二点他办公室的灯总是还在亮着,他还在整理一天的数据并准备第二天的资料!
物资部长说,“昆少”提供的数据,我们基本都不用复核,对他很放心!对此,赵昆腼腆地说:测量工作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走在施工生产最前边,是最不能出错的环节!其实哪里有秘诀,更没有捷径可走,我就是多画图,多算几遍,多测几遍,保证自核在三遍以上。
说到“高冷昆少”这个称呼的由来,赵昆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其实就是由于繁忙的工作,他很少有时间跟大家进行工作之外的交流,不少年轻人觉得他很高冷,背地里就都喊他“高冷昆少”。
那一刻,他没穿工作服,只穿了一件白色衬衫,这个年轻人的笑容里充满阳光。
“现场指挥棒”贾敬轩
贾敬轩(左一)陪同集团公司检查组现场检查指导
坚持做好“孺子牛”的
项目书记刘保生
刘保生是个老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样的铁道兵誓言已经融化成血液在他的身体里流淌。他刚到任,就组织建立起了党员先锋队,直接将自己的食宿从项目部搬进了作业面,吃住都在隧道口的作业队。
刘保生在工地
质量和进度历来被视为相互矛盾的,为了实现在质量和进度双赢,质量经理出身的他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仔细研究,建立质量控制关键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由于隧道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能建辅助坑道,无法实施“长隧短打”,只能从两端洞口对打,单洞掘进距离长,通风不利。架子队人员吃住在工棚,白天黑夜连轴转,怎样既保证工期又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刘保生拉着几个骨干一起找症结,寻良方,最后在隧道内开辟了一处轮休“氧吧”,在对掌子面作业采用“车轮战法”“人歇机不歇”等短、平、快措施的同时,确保人员轮休到位。当时,作业人员多达200余人。
吉安隧道入口
面对庞大的施工队伍,架子队先后开展了“专题劳动竞赛”“安全比天大”等活动,抓住交接班衔接顺畅这“牛鼻子”,精心编排施工工序,强化过程控制,现场调度井井有条,作业咬合紧张有序,杜绝了“打呼隆”,诀别了“大锅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了飞跃提升。在他的带领下,原本每天只能完成三四十米的进度,他们做到了在质量达标的情况下一天完成99米,仅用时三个月便完成了无砟道床施工。
彰显担当的“粮草官”
物资部长杨志杰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材料的采购应该就算是“粮草”。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物资部长的工作就是花钱采购。其实,物资采购是否花钱、如何花钱、花多少钱,这里的“水”很深!
杨志杰在钢筋加工场
作为二工区的“粮草官”,杨志杰一到现场,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材料调查和筹备战斗中。为了摸清地材情况,半个月的时间他跑遍了新余,新干,吉安、永丰、赣州、丰城等周边10余个县市,平均每天奔波七八百公里,对料源质量、生产能力、技术指标等进行实地考察,完成了项目所需各种物资的市场调查工作,为物资招标做了充分的准备。期间,一些地痞、村霸为达到垄断地材的目的更是软硬兼施,在请吃送礼都被他严词拒绝之后,杨志杰收到了他们的最后通牒:“杨部长,我想问下你的脚指头是五个吗?我听说有的人是四个的,五万块钱买你一个脚指头行不行…”对此,杨志杰心里也害怕,但是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让他采取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笑而不语,坦然处之。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坚守正义。这种威胁我就当他是过家家发脾气无处撒气的小孩说的话,何必去理他!”
杨志杰还有一个绝招,就是他这个物资部长会看图纸。杨志杰知道,在工期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材料会耽误大事。每次图纸下来,他都会先复印一份留着,根据图纸把所需材料列出来,哪些现场有,哪些需要采购,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预先采购,待工程部复核后在把所有材料进齐。五年内,现场从没有一次因为材料缺失而影响施工进度。
坚守阵地的“万能百科”
作业队长王辉
一工区第三作业队队长王辉是进场最早的一批人,当初通知他要参与建设浩吉铁路的时候,他就倍感压力,为了圆满的完成任务,化压力为动力,五年来他每天都盯在施工现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这片革命老区,他经历了五个寒暑,肤色也从牛奶色变成“生抽”色,再晒成“老抽”色。
架子队长王辉
听他的同事说,“王辉不仅有24小时随叫随到的敬业精神,更是一个‘万能小百科’。从隧道开挖、站房施工、临电施工、机械设备等,他都驾轻就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句顺口溜:有啥不会,就找王辉。”
施工大干期间有一次突然停电,现场不得不停工,为了尽快恢复电力,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施工队电工班立即展开了排查,很快发现是变压器的问题。发生问题的位置找到了,但是时间过去了2个小时,施工队就是不知道究竟是变压器哪里出了问题。
王辉在施工现场
工期紧迫,王辉心急如焚,再这样下去,隧道里的工人们很容易因为没有送风导致缺氧,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王辉凭借着管理物资设备的经验,仔细检查了变电箱,判断出是电压互感器坏了。在他的帮助下,变压器很快就修好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现场的人们又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那“有啥不会,就找王辉。”
安全卫士祝志义
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实”是他为人做事的最大特点。他就是中铁二十二局浩吉铁路项目安全总监祝志义。
祝志义在施工现场测量轨距
一百减一等于零,是他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表述。这个“一”,就是安全。“任何一项工程,只要不出现安全事故,就是成功的工程。”而他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工作的方向和动力。
他要求现场技术人员要负起安全管理的工作,发现“三违”现象必须立即制止;青安岗岗员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大巡查力度和频率等。按照常理来说,作为安全总监的他,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就可以,但是他却坐不住,白天根本见不到祝志义的身影。自从2018年6月调入浩吉铁路MHTJ-33标段后,他基本每天都在工地上,“一天不去工地,就感觉心里不踏实。”祝志义说到。
干在实处“不缺钱”的
征拆办主任王欢
“有钱谁都想赚,但是不能赚不明不白的钱,不安心。之前在项目部学习的警示纪录片上讲述许多人就是因收黑钱走进监狱的例子,所以做人做事要经得起诱惑,要有最基本的底线。”眼前这个说话还有些紧张的瘦瘦高高的大男孩便是项目部征拆主任王欢。
协调好一个冲突,王欢和沿线百姓友好握手
和物资部一样,征拆办也是项目的“敏感性部门”。征地拆迁工作涉及群众的利益,反映的是乡情百态、既敏感又复杂,难度非常大。进场之初,有一次,王欢在和村里进行前期清点坟墓及地表附属物的过程中,现场后清点完毕后,村主任突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装着钱的信封往他兜里塞,边塞边说:浩吉铁路是咱国家重点工程,政府征地拆迁的任务分配给了村里,村里就必须要做好,但是地表附属物和迁坟文件标准执行费用太低了,村里工作协调难度大,所以村里想多做一些数量调剂一下。回绝了村主任的“好意”之后,王欢及时将了解到的这一情况反馈到区铁办,并建议调剂部分村里工作经费解决坟墓迁改问题,解决了迁改难的问题,得到了村里干部的高度认可。
默默无闻的“贡献者”
代表苏健毅
在这个项目,苏健毅是和王辉从始至终一直“搭班子”的“老战友”。苏健毅性格略显内向,但是有担当,能独当一面。工期紧迫,每天都是倒计时,他总是不吭声地在背后奋战着,当大家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却还在办公室里计算着工程量。久而久之,他办公室里的图纸摞起来差不多有1米高。
苏健毅在施工现场
2018年7月31日吉安隧道贯通后,苏健毅和王辉又主动请缨转战紧张的站后施工。据苏健毅回忆,在太平牵引变电所房屋基础施工时,当时房屋基础已经开挖完毕,他带着试验室去测量地基承载力,数值在120千帕到130 千帕之间,不符合规范要求,这也和图纸设计严重不符。若联系设计单位走变更手续,需要至少5天的时间。
苏健毅在站房施工现场
施工队愿意等,可是苏健毅知道现在工期非常紧张,每一天都是很宝贵的,不能因为这一件事白白浪费时间。爱钻研的他想到了用水泥、土混合的方式进行土质换填,仅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道工序,使土质得到了改良,最终地基承载值达到了200千帕以上,符合规范要求。细节决定成败,苏健毅每一道小工序的改良,都加快了施工节奏,工期提前,他功不可没。
苏健毅在施工现场巡查
这些人只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小部分,在这个项目还有很多带有各式各样“封号”的人才!一张张被风吹的干涸的脸,一张张纯朴而憨厚的脸,一张张发自内心高兴的脸,五年浩吉,每个人的辛苦和努力都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一线的可敬可爱的建设者、我们的尖刀兵、我们的英雄!(文字:窦曼、宋强、房雲、佟济、桂天奇/图片:桂天奇、于泽、温杰、房雲)
责 任 编 辑 | 桂天奇
运 维 联 络 | 唐海洋
执 行 主 编 | 李便华 华建宇
主 编 | 孔祥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