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中隧一员,是春风中坚,为春风品牌,我郑重宣誓:我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我将不忘初心,无愧于心,打造春风隧道品牌。我们将秉承优质高效、重信守诚是吊车安装单元质量评定表的企业精神,和‘两个意识’‘五种文化’要求,驾驭国内最大盾构,把春风隧道建成品牌工程”。
这是春风隧道项目每周工作是吊车安装单元质量评定表的开始,也是项目全体职工是吊车安装单元质量评定表的“初心”。每个周一的清晨,项目职工都会聚在一起举行早宣誓,开工两年以来从未间断。
披荆斩棘,历尽艰难,在深圳市委市政府、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集团公司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项目全体参建职工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截止7月19日,春风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春风号”已经就位。
回望来路,我们“初心”不改,放眼未来,我们斗志更坚。在超级盾构即将始发之际再回首,是对两年来建设历程的纪念,也将为项目建设凝聚起更加坚毅的决心。
2017年2月13日,中铁隧道局集团组织召开盾构机选型及掘进技术专家咨询会,业内知名院士、专家济济一堂,为深圳春风隧道工程量身定制了“春风号”盾构机。
“春风号”盾构机整机采用国产技术,全长135米,总重4800吨,是普通地铁盾构机的十多倍。从合同签订、车间下料到现场组装完毕,历时22个月,期间召开3次设计联络会、3次专题会,两次整机组装,行程一千六百公里。
2017年9月21日,“春风号”盾构机采购合同正式签订,合同总价3.25亿;
2017年11月30日,召开盾构机第二次设计联络会;
2018年3月29日,一号拖车生产完成进入郑州工厂组装;
2018年6月16日,召开盾构机工地运输及吊组装场地布置方案专题会;
2018年6月30日,150吨管片安装机总成工位组装完成;
2018年9月15日,650吨盾构机刀盘工位组装完成;
2018年9月29日,“春风号”盾构机在郑州下线;
2019年1月13日凌晨,“春风号”盾构机刀盘两块边块先期运抵位于深圳福田区的施工现场,比预定计划提前两天,盾构机正式开始进场。
2019年5月7日,主驱动及盾构机主要部件到达深圳大铲湾码头;
2019年7月19日凌晨,“春风号”盾构机刀盘顺利吊装至始发井底,至此,盾构机主要部件已经全部下井,项目进入了盾构始发倒计时。
期间,项目部派出由机械、液压、电气、自动化等各工种30余人组成的技术团队驻厂监造,运输路线踏勘、场地布置同步规划,每一个新进展都牵动着众多中隧人的心。
综合地质情况、技术经验下的反复论证,这台盾构的设计得到了诸多优化。刀盘具备常压换刀功能,为提升作业能力和施工效率,增加了双破碎机和刀具小间隙设计,增设舱内监控,刀盘外周镶嵌耐磨复合钢板。一系列技术应用和设计改良,极大提升了盾构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月的深圳,几乎每天都在暴晒和雷雨之间交替轮转,地面平均温度高达35℃,在20余米深的盾构井下,40℃也是常事。目前,数十名技术人员正在井下日夜调试,为盾构机始发做最后的准备。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这样战斗两年。春风隧道西明挖工区与深圳滨河大道重合,施工区域长800米、宽78米,地下密布军用光缆、污水管、电力管线、自来水管等构成的复杂管线群,大部分区域只能靠人力开挖。
滨河大道变化前后对比
历经三次交通疏解,滨河大道被钢筋、混凝土全面改造,深度直达地下20余米,期间行车道路畅通无阻;
2018年1月23日,西明挖段首幅地连墙顺利浇筑成功;
2018年5月26日,西明挖段完成三期交通导改,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段;
2018年8月29日夜晚,深圳地区遭遇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到414毫米,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项目员工彻夜抢险;
2018年9月17日,超强台风“山竹”登陆广东,灾后项目部三次派出抢险队自带机械设备参与市区道路疏通,城管局、绿化处、交警队等多个部门发文致谢;
2018年9月25日上午,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到项目检查指导工作;
2018年11月22日,春风隧道现场实验室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专题负责春风隧道的掘进技术攻关;
2019年3月14日, 650吨荷载特大门吊在深圳春风隧道施工现场顺利通过验收;
2019年5月20日,西明挖工区盾构始发段土建工程全部完成。
组装中的“春风号”盾构机
截止7月下旬,春风隧道工程已经全面完成盾构始发段的土建工程、盾构机组装、泥水厂建设,东明挖工区接收端及隧道沿线风险源注浆加固同步展开,“春风号”盾构机已经蓄势待发。
本期作者:陈春彬 郝超超 叶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