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上了那个行囊、扛起那个枪,
雄壮是小吊车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伴随着“卓越号”盾构机是小吊车的顺利接收,
隧道施工系列工序相继完工并成功交付,
苏通项目员工也圆满完成使命再奔赴新战场。
别着急,其实他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波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等,
等着他们“打包带走”......
毕竟完成资源循环利用,
是大盾构人始终如一是小吊车的追求......
这不,前段时间,
苏通项目在离场前
就给新中标的兄弟项目
送了一份“大礼”!
一起来猜猜是啥?
苏通,我的家
执笔留寄语
近日,苏通项目部打包式集装箱在使用两年多完成使命后,相继转场至周边南通地铁二号线项目部和苏州桐泾路项目部继续发挥作用,实现了模块化建筑的循环利用,发挥了集装箱作用的最大化。
两年来,
苏通项目员工精心建“家”
呵护“家”,
为了留住美丽家园
他们从“心”再出发......
01
打包式集装箱的构想与建设过程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项目部将临建标准化建设作为展示形象的重要抓手,遵照“建线就是建家,建家就是建企业,统一也是品牌”的理念,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大气而不奢华”。希望通过项目部这个“窗口”,充分展示中国铁建、十四局的良好形象。
苏通项目进场伊始就要求严格规范项目部建家工作,使员工吃好、住好、休息好、娱乐好,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从心里做到“爱企如家”。因此,建设一个既能符合业主要求,又能展现铁建形象;既规范、标准,又彰显特色;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气的项目部势在必行。
结合“项目管理年”活动,项目部坚持“模块化”管理理念,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项目驻地严格标准、不打折扣,精准复制武汉地铁八号线越江隧道项目部打包式集装箱临建。项目部坚持以标准为导向,抓住细节,致力规制型项目建设的管理思路,派专人到武汉实地考察学习,争取把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
项目建成后,两个项目也许只是角度、名称、背景的不同,甚至即使是项目部内部人员来同时观看两个驻地临建的院落旗台、办公楼大厅、会议室布置、办公室桌椅、卫生间花草摆设等的对比照片,如果不仔细观察也很难加以区分。
“无庸分伯仲,各有景迷人”
苏通项目部在驻地临建实施中坚持以下原则:
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地尽其用、永临结合。
2.注重临建质量的展示效应,严控临建施工质量。
3.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完成(绿化、广告、道路标线等),呈现专业效果,不因小失大。
4.项目驻地区域引入苏州园林设计元素,加大绿化和人文展示力度。
5.施工作业区,在工厂化、目视化管理呈现的基础上,加大绿化力度。
6.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亮点,创绿色示范工程。
7.规划坚持“统一、简约、鲜明、实用、严格”的原则,视觉信号清晰,消除五花八门的乱象。
02
打包式集装箱的应用效果
2016年12月,苏通项目部全体人员正式入驻二层打包式集装箱。办公楼与宿舍楼共使用86个长6米、宽3米、高2.5米的单箱拼装而成,集办公室、宿舍、会议室、会客室、茶水间、卫生间、浴室等于一体。
集装箱最大的优点:
1.打包箱采取“工厂预制+现场安装”模式,可实现“零建筑垃圾”和无损耗二次拼装,不会破坏驻地环境。
2.打包箱一次购置可多次摊销、重复利用,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绿色施工的发展方向。
3.节约水电布置费用与地板铺设费用、维修方便,经济效益与回报率较高。
络绎不绝,观摩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苏通项目两年内共吸引各地、各行业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计511批,6511人次前来观摩参观。
2017年12月6日,国网基建系统包括国网总部6个部门、5个直属单位及26个省电力公司组成的近百人观摩团来到苏通GIL综合管廊项目工地分四组进行现场参观,项目部一些重复使用、环保绿色的模块化管理理念得到观摩团的肯定,并在国家电网基建项目中得到推广,达到了以现场保市场的效果,有利于推动区域经营滚动发展。
03
打包式集装箱的二次转场利用
2018年8月21日,“万里长江第一廊”胜利贯通,管理人员也纷纷奔赴新的岗位。同时公司相继中标苏州桐泾路项目和南通地铁二号线项目。经过项目间沟通协调,采用就近原则,集装箱转场新项目继续发挥作用。
在调拨拆解之前,项目部组织人员对集装箱内外部进行集中打扫清理,项目之间填写《材料调拨单》,拆解过程中主动做好指挥、值班、绑扎和保护工作,以确保集装箱的更好使用。
从2019年3月30日集装箱建筑专业队伍进场开始作业,6人用不到一周的时间顺利完成了办公楼56个集装箱的现场拆解和转场运输工作,有效节省了施工工期与人工成本。
“豪宅”转移中
办公楼集装箱采用板车运输,其他拆装、散装物件用厢式货车运输,运输过程中保持门锁紧闭,防止物品丢失和损坏。这是项目部继专家楼、员工宿舍之后第三批转到新项目的集装箱,下一步将继续调拨展示厅、物资仓库、加工车间等箱体。
与之前一般项目转场后变成一片废墟的情景相比,拆解后的办公楼区域清清爽爽、干净整洁,真正实现了“零建筑垃圾”。
为了确保房屋具备周转价值,保护箱体结构,项目部从刚进场就坚持精细化管理,要求员工精心爱护,要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惜这些集装箱,例如不得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不得钻孔打洞钉钉子,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
为此,项目部还想了一些办法进行特殊处理,比如使用磁铁条固定科室牌、职责牌、组织机构图等,蚊香盘靠近地板底部放块儿砖头隔热。
通过“目视化、定量化、标准化、常态化”,引入并实行“5S”管理模式,实现“安全文明常态化,工地管理工厂化”。要求员工在最后搬离房间时彻底打扫,把钥匙贴好标签后插到门锁上等。
集装箱转场后,新项目因地制宜对箱体进行了重新组合,对部分箱体进行外观喷漆、内部保洁,其他几乎无特殊处理,东西拉过去没有浪费,利用率达95%以上。
转场后的集装箱也根据需要进行了无损耗二次拼装。在采用可重复利用打包箱建设的同时,对办公家具、生活设施及宣传图牌的配置同样秉承坚固、简洁、实用及拼装方便的原则,均采用标准模块化组装,以便实现多次周转。
就如同玩“积木游戏”,用科技含量愈来愈高的流水线,过程愈来愈简单的操作和愈来愈少的人力成本,突出了模块化生产的优势。项目部院落内铺设的水泥下水道盖板、楼梯护栏、可移动木箱绿植、文件柜、凉亭、空调、办公家具、健身器材、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也被同车拉走,继续使用。
新的项目继续发挥作用
“确认过眼神,你是我住过的‘家’……”
打包式集装箱的二次利用,充分体现了我们标准化建设不是高消费、高耗能,而是集约型。这种模块化建筑有利于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优化生产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实现集约化和标准化,助力企业走“专业+聚焦”的发展模式。
遵循“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时刻警惕风险隐患,高标准完成每一项工作”和“长期过苦日子紧日子,艰苦奋斗厉行节约,高质量建设每一项工程”的思想,近两年来公司其他几个新上场具备条件的项目部临建,均采用了这种打包式集装箱建设,简洁而实用,美观又大方。
公司执行董事王寿强在检查苏州桐泾路打包式集装箱临建后表示,在临建中不要认为标准化就是高投入,而是“精准节约,细节定成败,细节提标准,细节赢认可”。
公司部分采用打包式
集装箱临建项目掠影
济南黄河隧道项目部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项目部
南通地铁2号线项目部
苏州桐泾路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