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四局艰难!30米长度隧道为啥修建两年?

2019-05-17 17:36:03浏览:3351 来源:中铁十四局   


5月13日,随着最后一块施工模板拆除,由承建是吊车logo的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标志着16号线成功紧贴下穿10号线苏州街站,16号线中段难度最大是吊车logo的控制性节点被攻克。



工人正在进行模版拆除作业。




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与既有10号线苏州街站呈“十字交叉”状,两座车站站厅与站台相互连接,宛如一个复杂是吊车logo的“鲁班锁”。


其中16号线车站的站台层顶部需要“贴身”下穿既有10号线苏州街站,是全线唯一一座密贴下穿既有车站的换乘站,是16号线控制性节点工程。这样的一体化设计使施工难度大幅增加,其优点则是建成后仅需步行14.8米即可换乘10号线,堪称“零距离”,方便乘客出行。


△北京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图中上层)和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图中下层)呈“十字交叉”状,站厅站台相互连接,其中16号线车站的站台层顶部需要“贴身”下穿既有10号线苏州街站。建成后,两座车站的最短换乘距离仅为14.8米。


 艰难!30米长度修建两年!


整个下穿工程最艰难的是长约30米的核心站台区,其正上方就是北京地铁运营最繁忙、每天乘客超过一百万人次的10号线,施工沉降一旦超过2毫米就会引起预警,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10号线停运。


△建设者在核心站台区合影,他们上方就是正在运营的地铁10号线。


这段只占据总工程量不到5%的30米下穿工程,自2017年4月开始施工以来,持续了长达两年。经历16次工序变换,集结了施工、监测、科研等14家单位共同参与,与北京交通大学等资源共享,实现了产学研合作落地转换。


“这里施工伴有群洞穿越围岩扰动大、既有车站结构复杂、暗挖富水软弱地层等难题,在北京地铁施工中尚无任何先例。”项目负责人宋文波介绍到,“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的责任重大,我们首次采用桩基托换加1000吨级千斤顶主动控制沉降变形,达到了良好效果。”


△北京地铁16号线项目负责人宋文波当天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

△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


零沉降!首次采用千吨级千斤顶主动顶升


为了保证10号线运营安全,采用20台1000吨级千斤顶主动顶升系统,配合桩基托换和超细水泥浆灌注技术,实现了既有线变形的主动控制。这一做法,属国内地铁施工首次采用。


△千斤顶控制系统示意


△千吨千斤顶工作示意图,图中红圈内即为千斤顶,上方运行的就是10号线列车


下穿过程中,20台“大力士”千斤顶在“中枢大脑”控制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开始工作,“扛起”10号线车站,让下方施工得以正常进行。每天夜里“天窗时间”,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到10号线轨行区巡视,查看轨道结构是否完好,确保运营安全。


△正在安装中的千斤顶(资料图),施工结束后,千斤顶被永久埋藏进车站结构中。

△施工人员正在操作千斤顶控制系统


在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施工中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经测算,施工两年来的平均沉降不足1毫米,受施工影响产生的形变比列车运行震动产生的形变还要小,保证了运营安全,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目标。


△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站厅


除16号线苏州街站外,该标段负责施工的站后停车线区间轨行区也已经顺利贯通。施工团队表示,其他附属结构及内部结构等各项工作均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北京地铁16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南北向骨干线,南起宛平城站,北至北安河站,途经丰台、西城、海淀3个行政区,线路全长49.8公里,设29座车站。


△拍完合影后,一名职工在站后隧道里自拍,她表示“自家修的工程很漂亮,很适合发朋友圈。”

△一名现场技术员表演起了“飞檐走壁”,他说这是在工地的“独家快乐”。

△苏州街站后停车线区间标准双线

△苏州街站后停车线区间标准单洞

供稿:李良伟 张莉莉  编辑:胡琦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四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算我们一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