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上海振华重工】汪洋中的匠心旗手

2025-11-23 13:22:50浏览:100 来源:上海振华重工   
核心摘要:汪洋中的匠心旗手
上海振华重工古铜色的皮肤镌刻着海风的印记,粗糙的十指紧握着“基层创新”之力。他,就是2024年度振华海服技能标兵朱国兵——一位凭借精湛叉车技艺勇夺公司技能比武叉车组头筹,又摘得常用绳结项目三等奖的甲板“实干家”与“创新人”。 狭小空间的“雷霆指挥” 2024年3月,“振华27”轮驶抵阿曼塞拉莱港。3米高涌浪拍打船身,堆满备件的甲板逼仄让卸船任务如履薄冰。作为工长,朱国兵临危不乱:“叉车组准备——清出安全区!”他沉着调度,运用自身叉车技艺指导操作,汽车吊与叉车在仅有2.5米宽的通道中精准穿梭,备件被有序高效移开。面对缆绳磨损风险,他亲自操刀将自身经验化为行动指南,“涂牛油要像裱花,防磨绳套要扎实!”船员们依样制作防磨垫、加固绳套。指挥过程中,他始终攥紧对讲机,屹立在船舶装卸工作的最前沿。当第一台岸桥安然落地,朱国兵湿透的衣领无言诉说着他冲锋在前的斗志。 甲板上的“妙思工坊” 朱国兵的步履不止于装卸工作,他在散步时总爱绕行主甲板,看似闲庭信步,实则是用“火眼金睛”发现问题、迸发改进工作的创意。“振华37”轮遇到旗杆上的国旗在迎风时与甲板照明灯和尾灯缠绕的问题时,他利用船上的废旧钢管,率队切割、焊接、打磨,仅用三天就竖起一根2.5米高的崭新旗杆。当五星红旗在猎猎海风中傲然飘扬,船员们的心中升腾起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船上原有登船梯在遇到潮差巨大的港口时不易挂住码头,需频繁调整。朱国兵看到了,又冒出新点子出来。借鉴船厂设计,他主导构思、取材、装配、焊接、上漆全过程,不到72小时,一个全新、稳固、实用的改良型登船平台赫然呈现,保证了人员上下船的安全,“这比家里的楼梯还稳当!”老水手赞叹道。其中,技术骨干侍亚龙承担关键焊接任务,确保了平台的坚固可靠。 细微之处的“铁军守护” “强将手下无弱兵”,朱国兵带领的随船工人队伍个个都是技术能手。当他发现新装绞缆机底座未满焊时,猛地驻足,手指着焊缝厉声道:“海水渗进去,铁锈能啃穿船骨!赶紧补!一寸都不能漏!”团队成员立即行动起来,焊花飞溅中,侍亚龙的精细焊功与毛家华的叉车技术协同作战,一个开着叉车将钢板精准送位,一个手持焊枪在狭小空间里完成满焊作业,杨泽义、孙小满配合默契,迅速用吸尘器实时抽走焊渣。杨泽义一边擦拭着汗珠一边说道:“船舶安好,心里才踏实!”这句话道出了所有船员的心声,这正是朱国兵凝聚起来的团队精神。 如今,“振华37”轮甲板上,新旗杆高擎国旗,迎风招展;新登船平台稳若磐石;焊口坚固如新的绞缆机默默守护。朱国兵与他带领的团队,用智慧与匠心,在振华远洋轮上竖立起一面精神旗帜——那不仅是中国红飘扬,更是振华人“用心做好每件事”的工匠之魂。他们是汪洋中最坚韧的帆,用行动注解使命的航程。 文:方奇峰、 张云师/振华海服图:方奇峰/振华海服编辑:刘东波/党委工作部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钢构·快讯|一周精彩看点,现在带您速览!(2025.11.9-2025.11.16)

上一篇:

【上海振华重工】汪双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