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振华重工导读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交集团首席专家、技术总监汪双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3名全职院士,位列建筑央企之首,凸显了公司在基建领域强劲的科技实力和重要影响力。汪双杰院士的当选,充分彰显其本人在道路与铁路工程领域对行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五全四大五型”领域的顶尖科技人才优势,对助力公司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汪双杰,男,中共党员,1962年生于安徽,1983年参加工作,现任公司首席专家、技术总监,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青海花石峡冻土公路工程安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主任,是我国冻土公路领域学术带头人,冻土高速公路技术开拓者,为我国冻土公路技术世界领先做出突出贡献。
荣誉奖项、发明专利、发表著作情况
从事青藏高原冻土公路研究与实践40余年,建立在役公路病害处治与新建公路融沉防控理论、技术和标准体系,破解强吸热沥青公路不均匀融沉大变形防控国际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6项、一等奖12项;获国家优秀设计金、银奖3项,获国际路联(IRF)全球道路成就奖。主编国标、行标13部,出版专著9部,授权发明专利31件。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百千万人才、首届中央企业优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
主要工程科技成就和贡献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青藏公路、共玉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科研设计30余项,突破强吸热沥青公路下冻土地基超2米大融沉防控重大技术瓶颈,建立了我国多年冻土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体系,创建了道路工程方向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冻土公路方向唯一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构建了冻土公路融沉变形尺度效应理论方法,揭示融沉大变形规律,发现冻土地基热流及融沉扩张机理,系统揭示冻土高速公路融沉变形风险,首次提出20厘米变形控制标准下路基防融沉关键尺度为宽度小于18米、高度小于6米理论,填补了行业空白;建立了在役公路融沉病害主动长效处治技术,建立路基高度控制方法,创新阻热、导冷、通风、对流四种调温处治特殊路基结构和模型,攻克冻土高病害率顽疾,降低青藏公路病害率50%,延长全球第一条沥青公路寿命30年以上;创立了新建公路融沉变形能量平衡防控技术,提出能量平衡基准、设计方法及流程,发明8种大尺度冻土路基能量平衡复合结构,引领国际冻土融沉防控范式,路基高度降至3米以下,并建成冻土高速公路示范工程。
来源:中国交建微信公众号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