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跨“三线”零影响
合武高铁塘埠口滠水特大桥转体成功
11月20日凌晨,由中铁七局承建的新建合(肥)武(汉)高铁湖北段站前5标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塘埠口滠水特大桥转体桥,历经110分钟逆时针旋转83度后,这座总重6000吨,长112米、宽12.6米的钢铁巨构精准抵达设计桥位,成功跨越京广高铁线与沪蓉铁路下行线,标志着合武高铁建设取得关键突破,为实现合武高铁与京广高铁的立体交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场指挥人员下达转体施工开始指令)
(转体前桥梁姿态) 新建合武高铁湖北段站前5标正线全长18.018公里,多处涉及邻近营业线作业,施工空间受限且安全风险极高。此次的转体桥需跨越的三条铁路线路,日均通行列车总数超过433列,高峰时段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辆列车驶过,是我国高速铁路网中名副其实的“主动脉”。
“这相当于在运营中的铁路‘头顶’旋转一座相当于3000辆家用轿车重量的桥梁,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项目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施工全程安全可控,项目部构建了一套智能化、靶向式的安全防控体系,全面应用BIM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1:1三维可视化模型,对T构转动轨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流程动画模拟;通过绘制“运营天窗图”,将110分钟的转体过程拆解为26个关键节点,每个节点由专人全程盯控;在梁体关键部位布设智能传感器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时捕捉气象数据、梁体姿态及结构应力变化,形成24小时不间断监测预警网络,为现场决策提供毫秒级响应支持。施工过程中对大型机械加装GPS定位与红外预警系统,严格执行“四定”制度,实现定人、定机、定位、定措施;在邻近营业线区域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并在铁路界限外增设安全限界,严防人员、设备侵限;同时布设沉降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通过“智能监测+精准调控”的施工模式,实现转体全程“安全零事故、行车零影响”。
(完成转体后)(转体施工完成后列车经过转体桥)
合武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武汉至合肥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进一步优化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同时进一步强化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推动湖北向“新时代九州通衢”迈进,更将通过“轨道+航道”的多式联运新模式,加速大别山革命老区融入全国高铁网,为区域产业协同与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来源:合武高铁二分部
编辑:汪 芃审核:吴 凯、喻 亮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