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跨“三线”零影响 | 公司合武高铁塘埠口滠水特大桥转体成功

2025-11-23 00:40:34浏览:196 来源: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核心摘要:跨“三线”零影响 | 公司合武高铁塘埠口滠水特大桥转体成功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跨“三线”零影响  合武高铁塘埠口滠水特大桥转体成功 11月20日凌晨,由中铁七局承建的新建合(肥)武(汉)高铁湖北段站前5标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塘埠口滠水特大桥转体桥,历经110分钟逆时针旋转83度后,这座总重6000吨,长112米、宽12.6米的钢铁巨构精准抵达设计桥位,成功跨越京广高铁线与沪蓉铁路下行线,标志着合武高铁建设取得关键突破,为实现合武高铁与京广高铁的立体交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场指挥人员下达转体施工开始指令) (转体前桥梁姿态) 新建合武高铁湖北段站前5标正线全长18.018公里,多处涉及邻近营业线作业,施工空间受限且安全风险极高。此次的转体桥需跨越的三条铁路线路,日均通行列车总数超过433列,高峰时段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辆列车驶过,是我国高速铁路网中名副其实的“主动脉”。 “这相当于在运营中的铁路‘头顶’旋转一座相当于3000辆家用轿车重量的桥梁,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项目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施工全程安全可控,项目部构建了一套智能化、靶向式的安全防控体系,全面应用BIM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1:1三维可视化模型,对T构转动轨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流程动画模拟;通过绘制“运营天窗图”,将110分钟的转体过程拆解为26个关键节点,每个节点由专人全程盯控;在梁体关键部位布设智能传感器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时捕捉气象数据、梁体姿态及结构应力变化,形成24小时不间断监测预警网络,为现场决策提供毫秒级响应支持。施工过程中对大型机械加装GPS定位与红外预警系统,严格执行“四定”制度,实现定人、定机、定位、定措施;在邻近营业线区域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并在铁路界限外增设安全限界,严防人员、设备侵限;同时布设沉降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通过“智能监测+精准调控”的施工模式,实现转体全程“安全零事故、行车零影响”。 (完成转体后)(转体施工完成后列车经过转体桥) 合武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武汉至合肥通行时间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进一步优化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同时进一步强化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推动湖北向“新时代九州通衢”迈进,更将通过“轨道+航道”的多式联运新模式,加速大别山革命老区融入全国高铁网,为区域产业协同与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来源:合武高铁二分部 编辑:汪 芃审核:吴   凯、喻  亮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钢构·快讯|一周精彩看点,现在带您速览!(2025.11.9-2025.11.16)

上一篇: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南京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应勇杰一行来公司开展对标交流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