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三局四公司11月10日,怒江州泸水市2025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六库街道粮食储备库保租房项目)第一根支护桩混凝土成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基坑防护施工阶段。这一关键节点的推进,为泸水市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解决新市民及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奠定了基础,也将为区域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施工现场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8251.96平方米(约12.38亩)。通过拆除原区域部分建筑物,项目将新建两栋17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达25065.38平方米,其中地上21743.42平方米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及配套设施,地下3321.96平方米满足停车及设备用房需求。项目容积率2.56,建筑密度17.46%,绿化率30.47%,以“宜居、绿色”为理念,通过优化建筑布局与绿化设计,打造融合生态与居住的现代化保障房社区。
据施工技术负责人介绍,此次浇筑的Z124支护桩设计桩长12米、孔径1米,采用旋挖钻成孔工艺,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中严格遵循设计规范,通过专业设备实时监测垂直度,确保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为后续基坑开挖及主体施工筑牢基础。项目团队表示,将以此为起点加快推进支护工程,计划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支护工程及基础桩基施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障整体施工按计划推进。
随着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安全生产成为重点。项目团队已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的职责,层层压实责任。施工方将系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每周组织安全技术交底,每月进行安全生产考核,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规程;同时加大现场隐患排查力度,对深基坑、高支模等关键环节常态化检查,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并引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通过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安全“全方位、无死角”监测,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作为泸水市2025年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当地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多渠道、保基本”模式,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及后续人才引入等新增净流入人口的住房困难问题。目前,项目团队正全力推进后续施工,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为新市民、青年人打造“温馨之家”,助力泸水市住房保障事业迈上新台阶。
END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