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开栏的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当前,中铁十一局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推动企业发展持续向好、改革转型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向新向智、党建引领强基铸魂,用实干实绩书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为全方位展现企业奋发前行的生动实践,中铁十一局官微推出《决胜收官“十四五”》专栏,聚焦所属各单位在科技创新、党建引领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奋进力量,确保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五载栉风沐雨,五载砥砺奋进。“十四五”期间,六公司(汉江重工)以“深度融合”破局,用“创新驱动”领航,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行业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铸就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座。
五年间,六公司经营承揽、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较
“十三五”分别增长79%、46%、115%;汉江重工
累计新签合同额较“十三五”增长53.93%,企业资产总额实现翻番,核心竞争力持续跃升。
双轮驱动,绘就协同发展“新图景”
“ 施工牵引研发、装备支撑提效”,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六公司与汉江重工在“双轮驱动”战略下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机制革新,两家单位让这一联动模式落地生根,成为
系统内少数同时具备自主研制装备与自主铺架能力的单位之一
。自2021年起,他们先后参建了福厦、汕汕、沪渝蓉等16条国家重点高铁线路,累计架设
箱梁超8000榀、里程达271公里,在中国高铁版图上刻下了深厚的印记
。江西乐平洪岩水上古戏台被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榫卯结构水上戏台”
在基建领域,六公司聚焦轨道交通核心赛道,形成“14+N”经营格局。承建的青岛辽阳东路车辆基地获国优金奖,全国首座轨道交通高架车辆段南京马家园车辆段、国内首个三星级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上海封浜车辆段相继落成,
车辆段承建数量稳居中国铁建系统第一。
同时积极拓展房建、市政及战新产业,承建的西南地区最大全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正式开通运营,江西乐平洪岩水上古戏台荣获“世界最大榫卯结构水上戏台”认证。公司
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中国铁建“专精特新”企业,持续保持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研发生产的部分装备产品
汉江重工坚持“一主两翼”战略部署,锚定“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聚焦高端智能装备研发,产品覆盖桥梁、隧道等领域,市场从国内拓展至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等海外国家。拳头产品千吨级搬、提、运、架全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超75%,77项产品入选中国铁建产品目录,起重施工装备实现港口、货场、梁场、厂房等领域全覆盖。凭借硬核实力,
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多项荣誉,成功获得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
改革破局,激活内生发展“新动能”
改革是跨越发展的关键密钥。六公司(汉江重工)构建7大序列、25层级的职业发展体系,开展培训超200次,覆盖8000余人次,新增注册类证书154本,培育技师、高级技师33人,技能人才占比提升至12.5%。涌现出以高铁大型运架装备研发团队为代表的先进群体,以及“铁路工匠”王博、“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梁盼盼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比贡献、看业绩”的导向更加鲜明。
获评中铁十一局2024年度项目精细化管理优秀单位
在精细管控方面,六公司构建两个“1+N”体系,梳理制度差异化清单159条,完成55项制度的“立改废”,实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考核模式,建立“收入确认+成本管控”双指标绩效考核体系,设置超额收益阶梯激励机制,打通“策划—执行—考核”全链条,“十四五”期间项目平均收益率由2.11%提升至4.61%。
建成数字化智慧组焊车间
汉江重工以“集采共享”模式破局,打造“制造+服务”新盈利模式,设立广州、新加坡等10个“4S”服务站点,响应处置率100%。
据行业公开资料统计,为国内率先建成的隧道施工装备数字化组焊车间
,引进16台套智能装备,实现关键工序全自动化,
与原传统工艺对比, 焊接工效提升2倍,产品成本降低25%,交付周期缩短35%。牵头搭建的中国铁建高铁设备管理平台,更让装备管理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创新引领,锻造核心竞争“硬实力”
“十四五”期间,六公司(汉江重工)紧扣“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该公司组建中铁十一局桥隧智能装备研究所、“杜小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个创新平台,推动上海智能研究院落地,形成了机、电、液“全链条、矩阵式”专业研发梯队,
覆盖整机设计、结构分析、液压控制、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等关键技术链条,掌握了支腿自平衡、过隧自动驾驶、同步自动精准落梁等关键核心技术。
“昆仑号”亮相湖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
信息化与智能化是创新的另一翼。六公司建成了提运架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设备实时监控、形象化进度管理等5大功能模块,实现了运架梁施工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进度信息汇总时间减少80%,安全问题解决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六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依托在建工程开展技术攻关,攻克了装配式结构节点施工、架桥机掉头、超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编纂的《城市轨道交通风水电及装修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实施指南》在新华社出版,填补了行业空白。
智能悬臂造桥机应用于合武高铁施工现场
汉江重工的创新成果同样硕果累累。他们开发了全方位智能监控、多机协同作业数据共享等系统,成功研制了智能悬臂造桥机、智能移动模架、单主梁多功能架桥机等一批高端装备。“十四五”时期,研发创新团队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楚荆楷模”等省级以上荣誉21项,取得国家专利112项,发表省部级以上学术论文31篇,受邀参与国家《铁路架梁标准化管理手册》《连续梁悬臂浇筑造桥机安全管控手册》等标准规范的编写工作,持续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规范发展。
党建领航,凝聚干事创业“向心力”
“党建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这已成为六公司(汉江重工)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共识。五年来,他们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打造“场段先锋 装备重器”党建品牌,构建“1+5+X”品牌体系,培育出23个特色支部品牌。
党员突击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问题整改周期缩短近一半,高频隐患重复率直降80%
。 ”连续四年深耕的“促落实”党建主题活动成效显著。他们通过“创岗建区”“党员进班组”等方式,将党建力量切实转化为项目推进的“加速度”。“十四五”期间,该公司4次获得中铁十一局党建工作优秀评级,所属运架梁分公司获“湖北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运架梁分公司党支部获湖北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强化党建引领的同时,该公司深入实施“文化强企”战略,组建6个文体协会,搭建“培文读书会”“职工讲堂”“道德讲堂”平台。先后参与亮相新加坡国际产业合作大会、东盟博览会、西部制博会等23个国内国际展会。其明星产品“昆仑号”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获评“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与神舟飞船、C919共同入选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成果,“国之重器”品牌深入人心。
举办汉江重工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六公司(汉江重工)将凝聚全员合力,激发创新动能,夯实发展根基,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决胜“十四五”收官之战,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供 稿:六公司(汉江重工)
编 辑:林成立 罗奇美审 核:徐云华监 制:尚云功出 品:中铁十一局融媒体中心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