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二航局】台风“丹娜丝”走后

2025-08-16 19:22:58浏览:103 来源:中交二航局   
核心摘要:台风“丹娜丝”走后
中交二航局台风“丹娜丝”刚刚掠过温州城,温州大桥已不再有惊涛骇浪拍岸的喧嚣。桥下瓯江的水位悄悄回落,浮起的树枝与零碎的塑料瓶,无声漂向远处。 桥面被雨水冲刷得一片洁净,却留下几处浅浅的水洼,倒映着灰白的天空。空气里弥漫着水汽和隐约的泥土腥味,风中带着湿润的凉意,摇动着桥面护栏上尚未干透的水珠。 施工车辆早已占据栈桥一侧。橙黄色的安全警示灯闪烁着,无声地切割出属于工程的领地。几辆小型卡车和工程车忙碌起来,像一群湿漉漉的滩涂上短暂歇脚的铁兽。车斗里堆满被风吹倒的标识牌以及废料,被雨水浸透,显出沉重黯淡的色泽。 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围着栈桥边一处防护栏忙碌。那段护栏被不知何处飞来的硬物撞变了形,钢条弯曲,漆皮剥落,露出锈红的伤疤。“叮当叮当”工人们专注地敲打、矫正,锤击钢铁的清脆响声在空旷的桥面和江风里跳荡。一下下,他们要将扭曲的部分扳回原来的线型。 栈桥中央,切割机突然尖叫起来。那声音像一把锋利的薄刃,猛地划开湿润的空气。一个工人弓着背,双手紧握机器,防护面罩后的眼神锐利而专注。刺目的火星在高速旋转的砂轮与桥面接触处猛烈地迸射出来,金黄、炽热,短暂地灼烧着潮湿的视线。他在切割一小段被台风吹得卷了边、可能会刮伤车胎的铁皮。 风掠过栈桥,空气里混杂着钢铁的锈味、切割后刺鼻的金属灼烧味、淤泥的土腥气,还有工人们身上隐约的汗味——一种属于劳作的真实气息。指挥调度人员举起对讲机发出指令,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机器的间歇轰鸣,简短的手势划开空间,将散落的工人和任务点连缀起来。 老温州大桥上车流渐密,车轮碾过潮湿路面,发出持续不断的“唰唰”声。而老桥旁边的新温州大桥的施工栈桥上,同样开始“车水马龙”。沾着泥浆的工装裤,被汗水或雨水打湿紧贴额角的头发,在钢铁与水泥间俯仰劳作的脊背,形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被狂暴台风袭击变形的栈桥,正被这些沉默的“脊背”一寸寸扶正、疏通、修补。 暮色降临,工人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晃动,动作渐渐放缓,工具碰撞的声音变得稀疏,像一首修复的夜曲临近尾声。那辆载满残骸的卡车尾灯,在远处拐弯处闪动几下,终于融入稠密车流,汇入城市深处。 桥下江水沉默流淌,那些扭曲的护栏重归笔直,卷边的铁皮也被切割平整。栈桥上每处细微的创伤,都在今日被粗糙的手掌一一抚平。工人们的身影,就像栈桥上悄然移动的针脚,把风雨撕开的裂痕细细缝合。 新温州大桥的栈桥,横跨江水,既承受风浪撕扯,也接纳车轮碾压。在近两年的奋斗时光中,借着这段栈桥,建设者们变水上为陆上施工,完成新温州大桥的主墩桩基施工,并让一排排引桥墩身、盖梁跃出江面。 第二天,栈桥上人流依旧,鲜有人低头细看那些被修复的痕迹。但桥知道,是他们一次一次,在风雨后,将曾经的损伤弥合如初。未来,新温州大桥也将完工,与老桥并肩而立,成为浙江沿海高速路网的重要过江通道。而支撑这桥身的,不只是钢筋水泥,还有无数奋斗于风雨泥泞中的“脊梁”,以及那“脊梁”中蕴藏的比钢铁更柔韧也更坚强的力量。 2025来源:二公司作者:张含笑编辑:周玲 魏腾飞行者无疆,百年二航微信抖音快手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五局成都公司】公司召开2025年度双清工作推进会

上一篇:

【中交二航局】全国生态日 | 二航人为生态画卷添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