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公局二公司】杰出骨干 | 兰胜强:用创新与执着书写路桥人生

2025-08-07 17:00:02浏览:183 来源:中交一公局二公司   
核心摘要:杰出骨干 | 兰胜强:用创新与执着书写路桥人生
中交一公局二公司开栏的话: 他们扎根生产一线,践行工匠精神;他们用履职担当与敬业奉献,为公司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站在建企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公司微信公众号开设【先锋典范】专栏,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传递他们的精神力量,激励全体员工奋勇争先,共同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杰出骨干 兰胜强】 兰胜强,这位从普通技术员成长起来的项目经理,用19年职业生涯书写了一段与祖国公路事业共奋进的奋斗故事,在多个重大工程中以创新突破攻克技术难关,用执着坚守铸就品质工程。 2006年,兰胜强从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怀揣对工程技术的热忱加入二公司。8年后,他迎来职业生涯首个重要挑战——乐清湾大桥项目。该项目承载着多项技术探索使命:短线法匹配施工节段梁为集团首次尝试,而乐清湾1号桥主桥150米大跨径变截面预制悬拼更是国内首创。 面对全新课题,兰胜强带领分管的预制梁厂大胆创新,采用分段预制与双向匹配施工法,既降低安全风险,又节约模板投入,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当时最大难题是提高节段梁预制精度。”他回忆道。经过反复试验,团队最终将预制精度控制在工前0.5毫米、工后1毫米,彻底革新传统“垫片”拼装工艺,实现“无垫片”拼装。这一突破让项目摘得中国土木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建筑业顶级荣誉,创造“毫米成就万米”的质量奇迹,该技术也被誉为工程领域的“科技创新珠峰”。 2020年,兰胜强投身沾临黄河大桥建设,再次迎接技术极限挑战。该桥采用的钢混组合梁全断面顶推施工工艺,以及主桥预制桥面板“UHPC无粗骨料混凝土+90℃高温蒸养”技术均为国内首次,其双塔组合梁斜拉桥442米主跨更创下黄河下游跨径纪录。 在UHPC施工中,兰胜强创新采用爬锥+4KN张拉工艺,将预制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控制在5毫米内;通过卡槽+顶针固定技术,实现桥面板T型预制钢板快速安装且工前工后零偏差,精度控制在1.5毫米内。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引入生物质颗粒燃料提供高温蒸汽养护,既满足90℃蒸养需求,又实现环保节能双赢。这些创新举措使UHPC预制板精度达毫米级,相关成果被中国公路学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2024年,兰胜强迎来职业生涯新挑战——GN项目一分部,这是公司首次涉足全线冻土施工项目。在零下15℃极寒与10级大风的恶劣环境中,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冻土施工难度远超想象,但我们没有退缩。”兰胜强说。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率先打开作业面,第一时间完成拌和站建设投产,备足全线最大体量的管桩、钢筋、涵管等材料,为项目顺利开工筑牢根基。 从业19年来,兰胜强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取得一级建造师(公路、市政、铁路)、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多项职业资格。学术研究上,他撰写7篇论文,涵盖海工混凝土、节段梁预制等领域;完成多项工法与QC成果,获“UHPC钢混组合梁预制桥面板高温蒸养施工方法”“全断面顶推综合施工方法”等10余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 面对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兰胜强从未止步。“公司业务不断扩展,必须持续学习提升。”他表示,“唯有创新进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我将继续推动路桥施工技术进步,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这份对技术的执着与对创新的追求,正是兰胜强书写精彩路桥人生的永恒注脚。 来  源 | GN项目一分部 供  稿 | 富东庆 赵亚京 编  辑 | 赵亚京 推荐阅读杰出骨干 | 李琪:以匠心筑路 用实干担当 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长按二维码关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二公司】媒体聚焦 | 多家主流媒体聚焦公司品牌建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