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局建筑建安公司第九次荣膺“中国中铁三级公司20强”
近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中铁三级工程公司20强”名单,中铁三局建安公司第9次跻身“中国中铁三级工程公司20强”,位列第15名。
2024年,面对当前量价齐跌、行业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中铁三局建安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决策部署以及工作要求,沉着应变、精准施策,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先后获得
3项国家级安全标准化工地、1项省级绿色施工示范工地荣誉,
全力守住了企业发展基本盘,奋力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为高质量发展一流企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谋定而动、逆势突围,经营业绩稳步攀升
沙特萨菲亚利雅得工厂
景德镇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中铁三局建安公司 紧紧围绕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决策和政策导向,顺应市场趋势,竭尽全力保持铁路、公路、城轨、市政等传统业务的竞争优势,积极开拓城市更新、生态环保、水利水电、清洁能源和乡村建设等“第二曲线”市场,不断加快进城、入水、扩能步伐,
陆续成立了站房、城轨、城中村改造、管道工程、甘肃青海灾后重建项目等工作专班,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增设华东、华南区域营销网点,
织紧、织密经营网络,同时
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措施,
增加奖励梯次范围和不同模式中标项目的奖励力度,
并围绕奖项、科研、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经营要素建设需求,
统筹开展年度创优计划,为市场经营工作奠定坚实的业绩基础,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挖潜降本、创效至上,贯通融合激发潜能
沪苏湖铁路湖州东站西十高铁西安东站 中铁三局建安公司聚焦效益提升和价值创造,持续改善企业资产质量,不断强化“三商”管理,聚焦大临、主材、地材、征拆、赶抢工期和退场经济等顽瘴固疾,积极发挥数据中心“大脑中枢”作用,通过抓好施组、劳务、物资、资金、二次经营等举措,重点解决财商法采“四融合”深度不足、数据获取能力不足、成本监控不到位、工程总控数量计算不准确等问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构建起“强强联合、合作共建、发展共赢、同舟共济”的
上中下游互惠共赢共同体,持续巩固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成果。
应时求变、革故鼎新,改革管理稳健有力
太铁轨枕智能制造基地
雄忻高铁(山西段)五台梁场
中铁三局建安公司严格按照“系统管理、系统负责,部门主责、部门落实,横向协同、纵向穿透”的管理思路,扎实推进项目经理与项目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模式,系统重塑所属单位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体系,全面打造生产、经营、技术、安质、物资、商务、财务、法务、党群等系统优质高效的管理格局,积极筹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长输管道安装(GA2)、公用管道安装(GB1)以及工业管道安装(GC1、GCD)等业务资质,初步形成了以“”为主,以“三局站房”、“三局制梁”、“三局管网”、“三局运营”、“三局园林”为辅的品牌矩阵。
创新赋能、科技强基,创新之力竞相迸发
宜宾中铁卓越城——2024年度中国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项目
朔州大医院——山西省“汾水杯”
中铁三局建安公司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围绕交通强国、制造强国、“双碳”战略、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断加强行业前沿引领性原创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智慧建造、绿色建造技术及先进工装的研发力度,先后
荣获国家级协会科技进步奖2项;科技成果鉴定8项,其中7项为国际先进水平;授权海外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6项;省部级工法7项;实用技术和成果转化100%完成,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2024年技术创新考核指标,迈出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的一大步。
党建引领、筑行至善,强根筑魂凝聚合力
党纪学习走深走实志愿服务融入地方 中铁三局建安公司持续深化“筑行至善”品牌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深入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七抓七强七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党支部书记+创优创效、权益保障、信访维稳等党建特色工作,带领工会、共青团围绕生产经营建功立业、改革创新建言献策、安全管理群防群治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关爱服务,累计发放救助慰问金超35万元,覆盖职民工超7000人次,获得集团公司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有1个团支部获评“中国中铁五四红旗团支部”、1名青年获评“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1人荣获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山西省白求恩医院项目获“中国中铁优秀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工匠学院”被山西省总工会直属基层工委挂牌命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有持之以恒地接续奋斗、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才能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中铁三局建安公司将以凌云之志,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流企业的建设,为打造行业领先、国内一流企业贡献力量。
编 辑:党委宣传部投稿邮箱:8190802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