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一公司他们曾披“迷彩绿”保家卫国
如今穿上“中交蓝”建设祖国
军装换工装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忠诚和担当今天让我们来聆听航一老兵
“退伍不褪色”的战斗故事
我2018年到2020年在部队服役,2023年入职。服役期间,我有幸参加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历经十个多月的选拔、磨练最终站在钢铁方阵中,我读懂了“责任”最深层的含义,是帽檐下坚毅的目光,是胸腔里跳动的赤诚。
毕业后,我来到海南项目部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帽取代了军帽,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依然保持着 “时刻警惕” 的本能:检查脚手架的每一颗螺丝,就像当年擦拭钢枪的每一个部件;排查用电线路的每一处隐患,如同值守岗哨时扫视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隐患排查都是一场无声的宣誓。
海南项目部 董佳明 2016到2018年,我服役于黑龙江武警部队。曾参与大兴安岭森林灭火,背着三十斤装备在火场连续扑救18小时,最终守住整片樟子松林。
退伍后,我来到莆田码头项目从事财务工作,曾经军旅生涯镌刻在血脉中的不服输,让我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保障项目财务安全。
莆田码头项目部 韩丙亮
1997年至1999年,我服役于海军部队,是一名潜艇舵信特种兵。舱内仪表盘的微光、战友默契的手势、深海潜行的静默,那些与使命共生的日夜,至今在记忆里清晰如昨。与战友并肩的日子更让我懂得,坚守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背靠背的信任、手挽手的担当。
2000年,我入职“筑港摇篮” ,从船舶分公司到石家庄太平河片区项目部,综合办的岗位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坚守执着从未动摇。 同事们的急难愁盼,就是我必须接下的“任务”。往后我仍会带着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执拗,把综合办变成大家的“后援团”,让每个奔波在外的人都知道,身后永远有双托底的手。
石家庄太平河片区项目部 王钢
1996年冬天,19岁的我带着赤诚走进部队。从新兵到班长,白天实战练驾驶,夜晚苦钻理论,在摸爬滚打中淬炼本领。入伍第二年,我手把手带教新兵,将驾驶技能与军人担当一同传递,方向盘上的坚守,成了青春最鲜亮的底色。
1999年退伍后,军装换工装,我成为机械分公司吊车司操。从天津港到南海之滨,从深中通道到信江枢纽,从阿尔及利亚油气港到广西平陆运河,驾驶的“钢铁战友”变了模样,但军人的坚韧从未改变。
机械分公司 张志
1996年到1998年,我在炮兵部队服役,主要从事站岗执勤工作,曾获“优秀士兵”“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退伍后,我来到第十二项目从事测量工作,入职后我牢记严明的军纪,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本领,运用各种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在一组组精确的测量数据中,诠释着军人的初心。
第十二项目部 邱祥东 我在1995年12月入伍,在部队服役至1998年12月。难忘的军旅岁月里,从热火朝天的军民共建,到气势磅礴的大型演习,再到抗洪抢险的惊涛骇浪,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将吃苦耐劳、严谨细致、临危不乱的军人本色,深深熔铸进我的血脉。
退伍后,我来到船舶分公司,从水手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大副。先后参建了港珠澳大桥、江苏大丰海上风电、世界首次水下振沉钢圆筒等国家重大工程,在浩瀚碧波上继续践行着责任与担当。
船舶分公司 王新镇
供稿:以上各单位责任编辑:杜宇飞点赞航一,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