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一公司“吊装区域,注意安全!”在公司佛山高标仓项目施工现场,这样的安全提示不仅设立在显眼处,更通过每日一讲让作业人员时时牢记。作为中铁一局的“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该项目以“标准化、精细化、人文化”为核心,打造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全管理样板。近日,笔者走进项目一线,探访安全标准化背后的实践密码。
佛山高标仓项目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东临金港大道,南临规划路,北至三水港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74万平方米,包括7栋丙类物流仓库、货物运输连接通道和汽车坡道、门卫、设备房等建筑物及围墙等构筑物。
安全标准从“经验管理”到“规范先行”。“过去的安全管理更多依赖个人经验,现在每一项操作都有章可循。”4仓网格管理员杨旭骄傲地向我们展示着从不离身的《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基本规定(2.0)》。据了解这份不太厚的手册,却涵盖了临边防护、临时用电、大型设备操作等各类施工环节的标准化流程,甚至细化到“脚手架扣件螺栓拧紧扭矩不得小于40毫米”这样的数据。
笔者注意到,现场所有防护栏杆均采用色彩鲜明的黄色为警示色,高度统一为1.2米;大门洗车槽人车分离;楼梯、车辆进出、人员通道、配电箱、材料存放区均加装统一的“安全防护棚”进行管理;就连灭火器的摆放位置也用黄色标线划定了“专属区域”。
据了解,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项目成立安全组织管理机构,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统一了,隐患自然无处藏身。”网格长李龙说。
安全标准化因地制宜。安全标准化不是拿来就用的样板戏,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项目是为三水码头仓储服务的,毗邻西江,又紧靠交通要道,时常面临着大风的天气,加之夏季随之而来的台风,加剧了项目的安全管控风险。为此,项目的安质部门协商工程部门取消了楼顶加装防护棚的计划,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便利。
全员参与,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安全标准化的核心是人的标准化。”项目负责人陈明志强调。项目推行“网格员制”,12名网格员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检查及专项检查,通过日常巡查、周检、月检、专项检查等消除了各类安全事故隐患,保证了项目施工期间安全零事故。“工人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及时解决;每天的安全班会,有效落实预防、排查、整改、总结各类安全隐患;每月的“安全之星”评选更让规范操作者成为榜样。”网格长刘新兴介绍道。
在采访中,钢筋班组长老刘分享了一个细节:“现在每天班前会,班长都会用手机播放5分钟安全动画,连我家孩子都认得警示标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安全规范成为了肌肉记忆。
全员持证上岗,盯梢高危作业,凸显人文关怀。在工地现场,安全纠察员的身影遍布各个卡点作业区,时刻盯梢工人作业规范,严格要求作业工人带好安全帽、系好五点式安全带。在基孔肯雅热疫情爆发的当下,项目部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孳生地清理、成蚊灭杀三大重点措施,聘请专业人员上门灭蚊,确保工人们能有一个安全且较舒适的作业环境。“确保工人们的安全就是我们的最大职责”一位现场安全纠察员向我们说道。这一项项小举动,凸显了中铁一局身为央企的责任与人文关怀。
安全标准化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创造效益。据统计,佛山高标仓项目自推行标准化以来,坚持重大事故率0%,轻伤事故率下降90%,工期履约率提高15%。“未来将通过‘样板引路’,推动全行业安全管理升级。”项目负责人陈明志如是说道。
离开工地时,夕阳下的项目围挡上,“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标语格外醒目。标准化建设正让这句口号从愿景变为现实。在这里,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安全,是工程人最坚实的承诺。
通讯员 :饶恩有摄 影 :杨旭
编 审 :党委工作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