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金秋送爽,喜讯传扬!在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云浮市云安区疏港大道S537三期建设工程实现阶段性通车,为节日献上一份厚礼。该路段设计时速40公里,是省道S537线六塘至云浮新港段的沿江公路,不仅为云安区经济发展和旅游观光注入新动力,更成为连接北部湾与珠海、深圳的重要通道。
以技术创新破题,筑牢质量“基本盘”
面对复杂地质和既有管线交叉等施工难点,项目部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打造多项行业标杆成果。为规避地下管线冲突,创新引入BIM管线碰撞检测技术,提前模拟施工路径,精准避开管线干扰,并结合“分段开挖+非开挖修复”工艺,大幅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现了15.327公里排水及路面工程“零管线事故”推进。目前,该工程总体进度已达70%。
在埋深13米的排水工程施工中,项目部成功攻关“长距离微坡度顶管”技术——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单线顶进,单管顶进长度达49米,依托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调控精度,将管节间净距精准控制在2米,全程做到“零破路、零中断交通”。同时优化设计方形工作井与接收井,实现与现浇检查井无缝衔接,构建起高效的排水体系,显著提升区域防涝能力,成为疏港大道顶管施工的“质量新标杆”。
从源头把控筑基,守住质量“生命线”
项目部坚持“质量源于细节”,将管控前移至材料、工艺、地基等关键环节。在水稳层摊铺作业中,严格执行“材料配比三重核验+分层摊铺工艺交底”制度,每批材料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摊铺过程中借助专业设备精准控制厚度与平整度。目前已完成7千米沥青水稳层,压实度、强度等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的降水桥拼宽工程,项目部聚焦软基处理难题,通过优化墩柱施工工艺,
使原桥下部结构与新建7根墩柱完全独立。5月4日墩柱施工完成后,地基承载力较设计标准提升15%。7月完成新桥空心板吊装,9月完成旧桥拆除与新板吊装,各环节均通过第三方检测,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可靠。
以示范标准提质,织密质量“防护网”
项目部建立“事前预判、事中管控、事后复盘”的隐患治理机制,对复杂地质、旧桥拆除等高危环节制定专项方案。旧桥拆除前经多次模拟,明确五步拆除工序,确保原桥下部结构不受影响;顶管施工中实时监测顶进参数,有效杜绝管节偏移与渗漏风险。
作为连接都杨镇、六都镇的交通干道及大湾区产业转移配套工程,项目部以“品牌示范”为导向,统筹质量、环保与民生需求。施工中全面落实扬尘治理“雾炮机+防尘网”双措施,采用标准化围挡与低噪音设备。旧桥拆除运用“长臂挖掘机+破碎钳”组合工艺,噪音降低40%,单台班可拆除2跨共8片梁,实现效率与环保双提升。
工程全面完工后,道路将由原7米拓宽至10.5米沥青路面,降水桥桥面总宽达12米,沿江公路疏港通行能力提升60%以上,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网络,为云安经济与旅游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项目部将持续扎根云安,
凭借扎实的工程实力,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重点承接项目的建设,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内容来源:张林编 辑:李思成
审 核:龙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