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四局大盾构10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一行到中铁十四局京滨铁路项目天津机场2号隧道施工现场考察,围绕项目盾构隧道装配式智能建造等进行调研指导。中铁十四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庆民等参加。
深入隧道现场考察调研管片箱涵智能制造车间
天津机场2号隧道是京滨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长9596米,采用两台开挖直径达13.8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分两个区间进行施工,目前已实现贯通,正在推进后续隧道内部结构施工。
杜彦良一行深入隧道现场,实地考察了项目配套研发的装配式智能建造装备,详细了解多项创新技术的实地应用,同时观看了全自动轨下结构拼装机器人、国内首次成功应用的智能沟槽拼装机器人的完整工艺流程演示。杜彦良一行还来到管片箱涵智能制造车间,系统调研了管片预制工艺革新、预制构件集约化生产模式,以及相关生产线改造应用情况。
全自动轨下结构拼装机器人展示
智能沟槽拼装机器人施工
现场考察结束后,院士专家围绕铁路盾构隧道装配式智能建造技术及全路首创全预制盾构隧道电缆槽技术展开深入交流,并就“TPM”设备精益化管理模式以及工厂化预制、集约化生产、机械化安装等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给予指导性建议。
杜彦良表示,京滨铁路项目在装配式智能建造技术突破和生产模式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走在行业前列,尤其是全预制拼装技术的研发、智能机器人等关键装备的攻关,实现了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步提升,全面提升盾构隧道施工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下一步,要加快推动产学研结合,注重成果转化,将装配式智能建造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加快推进盾构隧道新技术、新成果的标准制定,形成系统化、可推广的完整技术体系,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标准和经验借鉴。
深圳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铁科院、京津冀铁路公司、中铁十四局等单位人员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王晓婧 颜 琳出品单位: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
未经授权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