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点击上方「」可快速关注 “面向十区!奋勇向前!”推开城建公司长春绿城项目工程部的门,墙上那块“小黑板”总会先映入眼帘,八个遒劲的字透着股冲劲,让人感受到蓬勃的干劲。
虽然总被大家叫作“小黑板”,但它其实是一块写字白板。生产经理刘彬彬是个“文艺青年”,总爱在上面更新些励志短句、暖心鸡汤,“我觉得把重点工作写在这儿,可以更好地督促大家尽快落实,提高执行力!”部门“老大哥”李兴龙是从业十几年的现场管理者,平素也总会把手头工作罗列在小黑板上,帮助大家高效协作。
“我觉得光列重点还不够,得把每项工作责任分解到人,这样才有‘揭榜挂帅’的意思!”新入职的施工员尹滔年轻有想法,提出了一条小黑板使用建议。“说得好,你就负责协助李兴龙管理10-14号楼施工。”刘彬彬当即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尹滔“噌”地站起来,朗声道:“保证完成任务!”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片轻快的笑声。
“这儿根本进不去设备!”这天,一阵争执声混杂着“铛铛”的敲击声从办公室传出,路过的技术总工关健推门而入:“怎么吵起来了……”原来,大家正为环形施工便道的破除方案争得热闹——
施工员杨瑞负责后期连廊浇注,看着最初的方案急了,几步冲到小黑板前,拿着水笔使劲敲着草图:“道路破碎后影响连廊浇注设备进出,咱们应该先从4号楼这儿破……”讲完自己的思路,他还忍不住在4号楼位置画了个圈。“杨瑞都‘敲黑板’了,就按他说的来吧!”关健适时调侃了一句,大家笑着拍手表示赞同,杨瑞反倒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傻笑着坐回了座位。
这块小黑板不只是展示思路的工具,更是碰撞想法的“平台”和年轻人崭露头角的“舞台”。上面一条条周任务、月总结,把项目管理的执行力落到了实处,把责任分工清清楚楚压在每个人肩上。靠着这股劲儿,现场施工节点从没掉过链子,不少甚至提前数日完成。
自从关健参与那次讨论后,“小黑板”已被复制到技术质量部,后来商务部同事来讨论技术方案,又把它“带”进了其他部门,成为大家公认的工作助理。
一条条待办事项,成了建设者丈量时光的刻度;一个个未干的字迹,是他们奔忙的勋章。一块块“小黑板”上,项目竣工交付的日期被频繁圈出——收获的季节,就要来了。
素 材 | 《筑港报》
供 稿 | 程广昌(城建公司)
责 编 | 黄 宁
校 核 | 潘祚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