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丰桥公司在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老旧小区,如同泛黄的书页,承载着数代居民的集体记忆与烟火日常。它们的焕新重生,不仅关乎城市面貌的更新,更紧密连接着千家万户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负责实施北京市丰台区葛村西里、新村二里、新村三里、育芳园甲1号院、韩庄子四里五大区域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即将启动施工。这项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的民生工程,将惠及2608户居民,旨在为这些熟悉的家园注入崭新活力,绘就一幅“旧貌换新颜”的温暖图景。
规划设计从“心”出发
老旧小区改造,就是要在居民“不离家、不离床”的情况下进行“精细手术”,每一项决策都牵动着居民的切身利益。
丰桥公司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管理部(简称项管部)
深知,蓝图绘得再美,若不能精准回应居民期盼,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区走访调研启动伊始,项管部 并未急于组织动工,而是将“办公桌”前移至社区一线,做足了前期“功课”。他们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五个小区的千家万户,开展细致的入户调查。工作人员手持清单,耐心倾听、详细记录:从房屋本体的设施老化,如窗户密封不严、屋面渗漏,到公共区域的使用窘境,如道路破损、线缆杂乱,居民们的“急难愁盼”被一一收集在册。
与此同时,一场场整治部署会议接连召开,项管部围绕改造流程、施工计划等关键环节,与相关方反复磋商,提前梳理难点、预判风险、制定应对方案。为确保沟通顺畅,项管部还专门成立了联合接访办公室,搭建起与居民直接沟通的桥梁,确保改造过程中的任何疑问与建议都能得到第一时间响应和解决。这种“脚步向下、眼睛向下”的扎实调研,为后续“按需定制”的精准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居民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温暖,赢得了宝贵的初步信任。
“表里如一”同步焕新
此次综合整治严格依据北京市相关政策文件和技术审查要点,聚焦“房屋建筑本体”与“小区公共区域”两大板块,力求实现从“颜值”到“品质”的全面提升。
在小区整体形象提升方面,项管部针对普遍存在的窗户老化、密封性差问题,进行窗户统一更换,有效改善保温隔热与隔音效果;对屋面及外墙进行系统的保温防水处理,让房屋“冬暖夏凉”,告别雨天漏水的烦恼。小区破损的道路将得到修整,出行更加平坦安全;老旧的大门、围墙进行修缮美化,提升归家仪序感与整体环境品质。特别是针对空中“蜘蛛网”乱象,重点推进线缆归整工作,还居民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
▲安装防滑扶手 在解决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老大难”问题方面,项管部着重强化基础设施保障。葛村西里片区的电力改造和市政燃气入户工程,是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以前用煤气罐,换气得自己扛,还总担心安全问题。”葛村西里居民张大妈道出了众多住户的心声。此次市政燃气入户,将彻底终结居民搬运煤气罐的历史。这些深藏于建筑内部与地下的“隐形”工程,虽不显眼,却是保障小区安全运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
匠心打造“满意家园”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更是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管部将严格规范施工流程,确保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在追求功能完善与现代宜居的同时,亦注重与小区原有风貌的协调,兼顾历史文化保护与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最终目标就是将改造后的小区打造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邻里和谐的“幸福家园”,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实实在在提升。
▲项管部组织召开整治部署会议
为确保改造效果持续惠民,项管部的服务并未止步于图纸设计和施工启动。
他们将用责任、效率、沟通与担当,
持续筑牢质量 “基石”,稳步按下进度 “快进键”,用心畅通诉求 “桥梁”,以实际行动诠释“服务不止、惠民到底”承诺,用实打实的推进成效让居民早日享受到改造红利,让惠民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图片:李洁文字:李洁、刘栋编辑:王超素材来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