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
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并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提出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 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部署 “一个优化、六个建设” 任务。
沿着中央擘画的“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蓝图首个文创项目三公司江阴城市更新项目群的建设者们
正从一代游圣徐霞客万里遐征的起点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创新与模式迭代
重塑城市发展新生态江阴城市更新项目群施工现场
基石:以传统优势保民生安居
姚家宕保障性安居住房项目
“一座城镇更新,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
进入新领域,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更新工程,项目团队通过多次沟通研究,最终决定以传统房建为切入点,优先解决当地居民生活问题。由此,2024年,姚家宕保障性安居住房项目正式启动。
作为游圣故里重要的居民保障性安居工程,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达到45733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含住宅区,附建配套地下车库及地面配套用房,完整的配套设施以及多元化的户型有效缓解了当地区域住房压力,以高品质居住空间提升民生福祉,为打造宜居宜业新城镇注入强劲动能。这正是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核心体现,将改善民生、提升宜居度作为城市更新的首要任务,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住有所居、住有优居”的热切期盼。
此外,在解决当地居民居住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基建优势,同时承揽了含新建市政道路、道路改扩建工程以及雨污水处理等工程,累计铺设超万米钢筋混凝土管道,助力24个自然村实现排水达标,惠及1550户居民,真正实现了
“城市更新,民生先行”
,为后续城市更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新:绘就城市“新”色彩
外立面改造“目前,我国城镇化已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镇化发展重心从
大规模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增效转变。”面对当前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挑战,结合当前徐霞客镇发展现状,决定在城镇基建改造中采取
“内涵提升”战略。 走进徐霞客镇,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脚手架、施工人员,通过清理建筑立面破损、空鼓的基层,重新涂刷弹性涂料,拆除挑檐等一系列措施,让旧楼“穿”新衣、展新颜。
外立面改造工程作为游圣故里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项目团队采取
“铲除-加固-美化” 三步策略,彻底清除旧墙面至坚实基层,经抹灰批腻工序形成平整基面,选用弹性外墙涂料实现抗裂防渗双重功效,对旧建筑进行维护。同时,项目在改造工程中融入了传统建筑美学,对挑檐进行拆除、新做和更换金属瓦,提升美观度和防水性能;屋面小青瓦的翻新与喷烟处理,赋予屋顶古朴典雅的气息,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如今的徐霞客镇上,集现代设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建筑伫立于道路两侧,焕然一新的城镇风貌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充分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
存量空间焕发新生机,正是“存量提质增效”的成功实践,让老城镇焕发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宜居”魅力。
突破:打造多元化城市新地标
“花溪田园”建设现场
“过去的城市发展往往依赖外部投资拉动和政策驱动,同质化竞争严重。”在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
在传统城市更新的理念基础上,深挖徐霞客镇的独特历史文化又是,积极培育内生发展动力,融入了生态化、宜居化、智能化等理念,让游圣故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完善游圣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延续徐霞客镇文化脉络。
作为首个文创项目 ,项目团队进一步突破传统城市更新壁垒,以“智慧文旅”为核心,打造了涵盖风貌改造、智慧市政的复合型城市旅居新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徐霞客镇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化生活方式,以“研学”作为文旅发展的核心差异化特色,构建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业态,提出了集景观观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宜居空间这一理念。
花溪田园、烟火街巷、浪漫草甸……在施工现场,一个个特色景观、一栋栋特色建筑标志着一个国际性的文旅新地标正在冉冉升起。预计明年,游圣故里将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游圣形象”将深入更多人的心中。
“烟火街巷”建设现场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江阴城市更新项目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游圣故里“变装记”中为
产业转型升级积累新经验。未来,将继续深化
“城市更新+智慧建造”
模式,推动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徐霞客故里的这场“变装记”,正书写着人民城市理念在江南水乡落地生根的生动篇章。
内容来源:三公司值班编辑:连 昊 冯亚楠
责任编辑:刘连振图文审核: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