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近日,西渝高铁控制性工程——华蓥山隧道捷报频传
隧道正洞与平导掘进分别突破
6500米、8600米关键大关
这座被喻为“地质博物馆”的“咽喉工程”
正凭借一套创新的全工序管理法为西渝高铁建设加速注入强劲动能
攻坚“地质博物馆”,挑战世界级难题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
京昆通道的核心控制性工程
全长12.15千米的华蓥山隧道堪称
“地质博物馆”华蓥山隧道出口这里穿越3条断裂带、2段高瓦斯区
日均涌水高达50000m立方米
最大涌水量12万方/天溶洞、暗河、水库密布
塌方、有毒有害气体、突泥涌水风险始终存在
传统施工方式在这里寸步难行
如何在这片地质环境极其复杂、风险极高的隧道
安全高效掘进?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与勇气
解锁“精细密码”:大机集群+智能管控
面对挑战,西渝高铁项目团队迎难而上
创新打造隧道全工序机械化配套体系
隧道机械化施工示意图
引入C7多功能钻机、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
拱锚一体机、智能二衬台车
等先进智能装备实现超前地质预报、钻孔、支护、衬砌等
全流程机械化为隧道施工装上了“智慧引擎”
其中,拱锚一体机堪称施工利器
拱架安装时间缩短30%C7型水平钻机做超前地质钻探
全液压三臂凿岩台车钻孔作业
拱锚一体机安装钢拱架
双湿喷台车喷射初支混凝土
在2024年上半年创造了Ⅳ级围岩月进度146米
平均进度120米的大机施工纪录
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40%
这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
还减轻了劳动强度、加快了工程进度
安全风险明显降低筑牢安全防线:风险“早预警”+瓦斯“严防控”
在地质环境险恶的华蓥山隧道
安全是压倒一切的生命线
项目团队构建起“超前地质预报+智能监测”
双重保障体系并实施系统性瓦斯防控措施
为施工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C7型水平钻机做超前地质钻探
风险“早预警”项目团队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成果运用
特别是在长达2770米的岩溶角砾岩高风险段
和6850米的岩溶富水段
实现了“零事故”安全穿越
瓦斯“严防控”科研团队安排专业队伍负责瓦斯、通风管理
人工检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
设备防爆改装率达100%
严格管控动火作业从源头上杜绝瓦斯爆炸风险
确保安全通过9层煤层和820米高瓦斯区段
智慧“中枢神经”:让管理看得见、控得住
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云智慧管理中心
对隧道安全、质量、进度实施全周期信息化管控
应用的蜂鸟盒子、三维激光扫描仪
自动围岩监控量测等设备实时监测围岩变形沉降
实现沉降全天候监测3D扫描仪调平与隧道管理五大系统相结合
实现设备协同、物资调配、应急响应的秒级联动
确保物资供应精准及时
风险管控科学有效、施工组织智能高效树立行业标杆,编织西昆高铁网
2023年8月西昆公司组织全线15家施工单位齐聚华蓥山
观摩学习这套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施工经验
“一洞九线”全工况大机配套施工展示
2025年7月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
组织“铁路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监理高级培训班”
百余名全国铁路工程监理行业骨干
赴华蓥山隧道现场观摩
从工艺到流程从设备操作到质量检测
项目团队对标准化的执着追求
为西渝高铁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彩霞映照华蓥山目前,华蓥山隧道施工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
西渝高铁建成后重庆至西安的旅程将大大缩短
不仅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更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擘画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提供强力支撑内容来源:西渝高铁项目
值班编辑:梁 锋 陈孟丹
责任编辑:刘连振图文审核: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