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振华重工近日,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正式向秘鲁钱凯港颁发运营许可证,标志着这座由ZPMC参建是汽车吊的南美巨型港口完成了从建设到商业运营是汽车吊的关键跨越,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博鲁阿尔特盛赞:“钱凯港开启了秘鲁发展是汽车吊的新时代!”
作为集团的首个海外自动化码头项目党支部,钱凯港一期项目党支部成立了以9人为核心的党员先锋队,仅用时5个月便完成从首船设备靠岸卸船到开港运营的超级任务,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贡献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调试交机就是与时间赛跑!”秘鲁钱凯自动化项目经理周建伟,在项目团队抵达码头后的首次会议上强调。当时,码头供电延误导致临时电力仅能支撑1台岸桥、2台轨道吊同时调试。先锋队员们日夜奋战,持续优化调试计划和节奏,开启了争分夺秒的攻坚模式:白天现场调试,夜间线上对接国内技术支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通过错峰调整调试计划,争取尽可能多的设备同时调试,在通电短短9天后,系统联调顺利启动,跑出了远超预期的“振华速度”。
2024年7月初,面对开港倒计时,用户下达了“军令状”:要求项目团队在10月底前,务必完成全部6台岸桥和15台轨道吊的自动化调试及系统联调。几乎所有人看来,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顶着巨大压力的周建伟迎难而上:“说实话,其实当时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作为一支高素质海外项目履约团队,再难我们也要全力以赴!”
面对重任,周建伟带领团队将任务分解为“攻坚清单”,推行党员认领“责任田”,并通过“三亮三比”活动全面激活团队的“硬核战斗力”。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团队对调试流程进行深度评估与创新优化,将原本分散的环节科学整合,利用并行作业与交叉检验,大幅压缩无效等待时间。期间,项目副经理代强发现OCR视觉校验流程拖慢作业节奏,与技术骨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调整校验顺序后,作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效率提升的过程就像‘打怪升级’,我们这支红色战队必须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关关难过关关过,‘把红旗插在技术高地’。”调试主管梅涵在攻关日志中这样写道。最终,团队以惊人效率成功追回项目进度,提前完成所有设备的自动化调试与系统联调。
时间来到2024年9月20日首艘实船作业的关键节点,党员先锋队主动请缨承担夜班值守的重任。星光之下,当设备突发故障,他们凭借精湛技术与高效协作,确保所有故障均在15分钟内得到迅速排除。专业的素养、及时的响应,赢得用户由衷赞叹:“ZPMC团队,一如既往的可靠!”这场与时间的较量,项目团队交出了完美答卷。
随着实船作业的增加,项目团队和用户间的专业性交互日益频繁。针对用户提出的系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的需求,先锋队员们在开会讨论后,决定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设“振华大讲堂”,围绕用户实际业务场景“量身定制”系列课程。“课程内容精准贴合工作需求,让我们受益匪浅!”用户赞不绝口。参与授课的项目成员朱美佳也深受鼓舞:“备课和授课过程促使我不断查漏补缺,用户的好学精神也极大地点燃了我的学习热情!”2024年11月14日,首艘货轮的汽笛声划破天际,在中秘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秘鲁钱凯港正式开港试运营。这一刻,周建伟不禁感慨:“从设备调试到开港大考,项目团队用‘中国智造’在太平洋西岸书写了硬核答卷。”
如今,钱凯港的自动化设备如钢铁巨人般矗立在太平洋畔,高效、有序地执行着繁忙的港口作业任务。钱凯港项目部创新实践“党建+”深度融建模式,将各种优势转化为项目建设的澎湃动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打造智慧港口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经得起检验的“中国方案”。
文:张婷/振华科技图:梅涵/振华科技编辑:陆怡艳/党委工作部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