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夏季岭南,日暖花繁。在顺德北滘生态河岸园区,潭洲水道碧波潋滟、鹭鸟翩跹,众多市民在温暖是履带吊的阳光下或野营休憩,或嬉戏游玩,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共生是履带吊的水墨长卷。
“我们所处是履带吊的位置是佛山市最早、最重要的饮用水保护区之一,方圆6公里内有多个生态公园及居民生活区,早在项目策划阶段,建设团队就定下了‘零污染’的红线。”顺德伦桂路项目部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徐波说。
为了确保沉管隧道质量,项目平均每天要对总计5.83万平方米的预制沉管混凝土表面进行10次喷淋养护,每次喷水时长达30分钟,产生的养护废水如何处理,是项目面对的首要挑战。鉴于此,项目部决定研发一套养护用水循环系统,通过降低用水总量、净化废水,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水体的影响。
“自来水用在这里有些浪费,况且我们的施工空间有限,复杂的引水管道会干扰施工。”在方案研讨过程中,副经理常青认为采用自来水进行养护的方案并不适用。因此,他提出了直接抽取降水井中的地下水用于养护的想法,此举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能减轻干坞内的抽排水压力。
“地下水的水质是否能达到养护水的标准?即便达到标准够不够用还有待考证。”总工张怡戈随即提出了忧虑。不出所料,经过化验和勘测,降水井中的地下水不溶物严重超标且容量有限,无法直接满足混凝土养护的用水需求。
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仔细研究了现场施工布局,设置了3道“过滤网”。从降水井抽出水后,首先利用路旁的水沟增加地下水流动距离,放缓流速,达成初步沉淀过滤效果。随后水流进入储水罐进行第二阶段沉淀过滤。为了进一步提升养护水容量与沉淀效果,项目部又增设了一个储水罐进行第三阶段沉淀过滤与储存。最终,“降水井—水沟—双级储水罐”的过滤储存模式形成了稳固的“三级沉淀”净水体系。这样一来,地下水不溶物大量减少达到养护水标准,储备也可以满足大量用水需求。
“三级沉淀”净水体系试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以此为基础,项目团队通过沉管预制厂四周的排水系统将使用过的养护污水进行收集,导入另一个降水井,重新投入“三级沉淀”净水体系进行循环使用。“完成一个循环后,我们对新生成的养护水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依然能达到养护使用和排放的标准。”徐波介绍道。在满足混凝土养护的需求后,项目团队还将循环后的养护水用于冲洗场地、施工便道以及路基洒水,最大限度节约了施工用水量。
经过计算,除去少量的蒸发渗透损耗,这套养护用水循环系统为项目节约了数百万吨施工用水,成为项目部践行绿色施工理念,打造绿色精品工程的最有力证明。
供稿:顺德伦桂路项目部
责任编辑:杜宇飞点赞航一,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