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司报道9月30日7时30分,公司承建的雄忻高铁山西段4标同河特大桥跨朔黄铁路128米连续梁转体施工取得重大突破。随着2.3万吨双T构桥体在预设轨道上平稳完成33°逆时针转动,桥体实现精准就位,标志着项目成功攻克跨越繁忙能源干线施工核心技术难关,为雄忻高铁后续建设按下“加速键”。
媒体聚焦 截至目前,新华社、中新社、中国之声、工人日报、科技日报、山西日报、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知乎、百度新闻、UC新闻、微博、等多家媒体平台报道了该消息。
此次转体的桥梁段落是雄忻高铁全线最大跨度、最大重量的转体梁,也是山西省内首座不等跨跨越铁路转体桥梁。
该桥设计采用(72+128+72)米现浇转体梁,全长273.7米的桥体由5#、6
#墩两个T构组成,其中5#墩T构长146.85米、重12032.5吨,6
#墩T构长104米、重11656.024吨。“5
#墩T构两侧长度不等 ,一侧为74米,一侧为72.85米,重量也随之不同,要保证‘跷跷板’两侧平衡,是工程的一个挑战,同时在这种状况下要实现同步转体且精准对接,平衡控制需达到毫米级的要求。”
为攻克难题,中铁三局采用“先建后转+精准控转”技术方案,分阶段突破施工难点。在前期施工阶段,项目团队避开铁路运营线路,在铁路两侧平行方向完成5#、6
#墩及梁体现浇施工 。针对桩基入岩深度大、岩层极硬、成孔困难、球铰安装精度要求高等问题,项目部通过多轮方案论证,确定采用旋挖钻机套钻成孔技术,完成桩基施工,并运用三维激光定位技术,将转体球铰安装误差严格控制在0.5毫米以内。
此次转体梁施工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大跨度、不等跨转体技术的成熟性,也为跨越繁忙能源干线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雄忻高铁加快建设进度奠定了基础。
线路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山西与京津冀的时空距离,为山西省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支撑。
内容校审丨安进军责任编辑丨马成内容来源丨党委宣传部、雄忻项目范勇翔、李金一(图)、王星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