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集团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电叶片制造工艺技术,迅速抢占了国内风电市场。以叶片为主的风电零部件产业正在成为新经济。增长点。记者罗斌摄
本报讯(记者郭晓静)记者3月1日从重庆通用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通集团)获悉,该集团研发生产的2.0兆瓦风电叶片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上市以来的国内市场。. 据统计,2012年,中通已进入全国风电叶片制造商前10强。
重量级“大佬”
在人们的印象中,风力涡轮机叶片很小,总是旋转得很慢。事实上,风电叶片既是“大人物”,也是“重量级人物”。
在中通集团的车间里,记者看到了这些“怪物”。例如,2.0MW 风力涡轮机叶片长 45.3 米,重量 8.5 吨。站在下面的人很小。
重通风与电力副总工程师钟虎平介绍,所谓2.0 MW风电叶片风电叶片图,是指发电功率为2 MW(即2000千瓦时/小时)的叶片。 2011年中通公司推出的新产品。
在此之前,2006年,中通成功研发推广850千瓦-1.25兆瓦风电叶片。但是,随着风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逐渐转向更大容量的风电叶片。
2010年1月,中通正式启动2.0MW风电叶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使中通集团迅速抢占国内风电市场,实现风电叶片产业规模化做强做大。关键步骤。
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据了解,2.0 MW风电叶片是中通集团在引进德国Aerodyn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创新的产品。
该集团负责人表示,项目进展也非常迅速。德国公司自2010年7月提供信息以来,已于2011年获得国际风电认证权威德国劳氏认证中心的GL认证。 短短6个月,集团顺利完成技术引进等多项任务、消化吸收、产品认证吊车出租,为冲通抢占了市场先机。
通过工艺流程的优化,中通集团还降低了叶片材料成本,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风电叶片图,自研发以来,叶片整体成本降低了23%,其中技术改进降低了12%的成本。
突出双重优势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风能发展的政策。重庆市政府还将风电设备制造和风力发电作为百亿支柱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原本专注于制冷行业的崇通集团开始进军风电叶片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2.0MW风电叶片。如今,这种新产品已经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通总工程师黄锐透露,2011年重型通风电动叶片销售收入6000万元吊车,2012年达到1.5亿元,预计2012年将突破3亿元。 2013 年。
社会效益也很明显。中通目前在全国拥有四个风电叶片生产基地,每个基地都为当地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各个风电场的建设和发展,顺便解决了周边道路交通运输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