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装载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重型卡车驶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前往福建长乐海上风电场进行现场吊装。这是亚太地区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投入运行。是我国实现海上风电重大装备国产化、建设海上风电大国的重要成果。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今年下半年,预计12兆瓦以上海上风电机组下线,将再次创下大容量纪录,世界最长叶片也将生产107米长并销往海外。”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总经理金海军表示,三峡集团进入福建后,引进龙头企业、铸链、打造集群吊车,推动福建海上风电进入发展快车道。
我国自主研制的10MW海上风电机组安装现场。三峡集团供图
央企进驻福建成为上海风电“火车头”
福建是全国最绿色的省份,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国网福建电力数据显示,2020年福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为3509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55.1%。福建的水电资源已经比较发达,清洁能源的“主角”落到了核电和风电上。
此外,福建毗邻台湾,台湾海峡独特的“窄谷效应”是福建地区风能资源的源源不断。年平均风速超过每秒9米,可利用的海上风电可达3500~4000小时。,是全国海上风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015年,福建海上风电仍处于起步阶段。福建与国有中国三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集认证、建设、安装、运维为一体的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福建海上风电产业从无到有,在高水平上快速推进。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于2017年开工建设,迅速引进5家知名海上风电企业。2019年9月,东方电气集团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制的我国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样机在产业园下线全球海上风电,2020年7月在福建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试运行. 今年3月,在距离福建长乐海岸线32-40公里的海上风电场上架设了30台量产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预计今年10月投产后,他们将能够产出1。每年20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可满足60万户三人一年的正常用电。
福建海上风电从强到强,从陆上到深海。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已成为福建清洁能源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随着12兆瓦海上风机的研制生产和107米叶片的滚降,技术进步将有效提升福建风机的捕风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降低风电成本,让普通百姓使用廉价的清洁能源。.
海上风电场“大风车”建成绿色能源带。三峡集团供图
海上风电产业“崛起”
福建海岸线位居全国第二,海上风电场资源丰富。目前,福建海上风电资源获批项目数量少于周边省份,海上风电开发规模集中连片二手吊车,福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三峡集团登陆福建后,初步与福建省属企业建立了相互配套、联动的产业布局。攻克海上风能核心技术,成为福建海上风能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如今,三峡集团与福建能源集团正在合作开发福清兴化湾、长乐海上、漳浦六澳、莆田平海湾、平潭海上等近3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与福建省企业富川集团合作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富川三峡”海上风电综合运营平台;与福建省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福建永福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等合作,帮助福建省的勘察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实现了风力发电机、发电机、叶片等海上风电开发核心装备“福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总经理金海军表示,随着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和龙头企业研发能力的迭代升级,该产业园将更好地助力福建省海上风电产业加速发展。海上风电助力福建迈向“清洁”能源大省。
以清洁能源为重点的浅海和深海产业链正在形成,也为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劲。
4月23日,在2021年第二届华夏资管武夷峰会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修兴高表示,福建将力争新能源产业投资平均增长20% “十四五”期间。以上全球海上风电,预计到“十四五”末,省级企业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占全省90%以上。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