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编者按 《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中铁十九局,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创新填补技术空白,靠坚韧破解世界难题,以智慧为炬,照亮未来科技的探索之路,实现关键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先后荣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铁道建筑青年奖、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青年拔尖人才”奖,以及各类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集团公司微信聚焦这些杰出科技工作者,分享他们为科技创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所做的贡献。
宋扬,男,中共党员,现任五公司市政第十项管部书记兼融合项目部经理。先后被评为辽宁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中施企协聘用科技专家、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参与施工的长吉城际铁路跨长吉公路特大桥获得铁道部优质工程,参与施工的赤喀铁路建平隧道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6-2020年,宋扬在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工程三标项目部任副经理,主要负责隧道技术管理工作。赤喀项目建平隧道全长11.34千米,是当时辽宁省内在建项目最长隧道,Ⅳ、Ⅴ级围岩占隧道全长的66%,地质复杂。他针对工程项目特点,积极优化施工方案,创新施工方法,严把施工质量并克服重重挑战,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同时运用以往积累的隧道施工经验,重点把控隧道后期运营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特别是隧道防排水施工、衬砌施工的技术管理,受到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在此期间,他积极撰写施工技术论文工法和QC成果,完成了省部级工法7项、辽宁省工法7项,公路协会工法5项、股份公司工法5项、集团公司工法8项,国家级优秀QC成果奖6项、省部级优秀QC成果奖7项、集团公司科技奖1项、 集团公司优秀论文3项。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宋扬坚持钻研、持续带动、示范引领,用“严师出高徒,厚爱促成长”精神去培养技术人员。他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开设技能传授“微课堂”,将自己积攒的施工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项目部的青年们。只要有他在的项目,总是能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创新攻坚的氛围,也为企业培养出一批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管理人才。
赤喀高铁建平隧道 对宋扬而言,无论身处何方,他一直用热血、辛劳与汗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扮演好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平凡但绝不平庸的角色。2006年参加工作至今,宋扬取得中施企协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获得辽宁省工法10项、公路工程工法8项、铁路工程工法4项、水利工程工法2项、煤炭行业(部级)工法1项;获省部级QC成果16项、国家级QC成果7项;专利25项。在众多成果中,专利“隧道变跨度洞室的支护结构及施工装置”获得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专利银奖和中施企协优秀专利二等奖,该专利研发了一种隧道变跨度衬砌的支护结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达到制造一个衬砌台车可施工多种变跨度、变曲线弧度的隧道衬砌的目的,提升了变跨度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从工费和模板加工费用均低于常规施工方法,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做出积极贡献。
“不忘初心,不断突破,始终朝着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好的技能运用攀登”是宋扬始终秉持的工作态度。对他而言,继续带领项目团队一起,向着打造“百年平安品质工程”的建设目标奋力奔跑,是他最朴素而庄重的心愿。
素材来源: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