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能见第四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隆重召开,大咖齐聚,共同把脉电力市场热点问题

2021-09-28 19:49:50浏览:1059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第四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隆重召开,大咖齐聚,共同把脉电力市场热点问题


9月27日,2021(第四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峰会以“促转型,保发展——双碳目标下是吊车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为主题,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自“中发9号文”重启新电改以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持续深入。由于技术、运营、调度等方面日益成熟,电力市场尤其是现货市场是吊车的建设取得显著突破和成绩。


随着电力市场建设驶入深水区,以及新能源加入电力现货市场,新是吊车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在涌现。各个主体积极应对电力市场新变化,共同迎接新挑战和新机遇。


今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现货市场建设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


在此背景下,2021(第四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邀请到来自现货市场领域的主管部门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等共4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当下热点问题展开探讨。此次峰会搭建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与国内外同仁共商电力市场发展大计,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来自电力市场的一份力量。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远景智能、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进行致辞。峰会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大雁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郭剑波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郭剑波发表题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及挑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在生产侧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消费侧进行电能替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电力将成为主要的基础能源,经济、安全、环境矛盾突出。


以安全问题为例,风光资源的不确定性,各时空尺度的能源安全(主要体现在电力)挑战巨大,包括从毫秒级的设备安全、秒/分的运行控制安全、小时/天调度安全、周/年的供给安全,以及物理、功能、跨行业和社会等广义空间尺度的安全。此外需要从全社会的视角审视电力安全问题,需要通过创新解决电力安全问题,需要多种能源与多行业协同保障能源安全,需要技术与非技术手段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体制机制设计要关注电力作为基础能源的作用、电力商品和安全双重属性,以及合理配置常规电源保供应和安全、成本传导机制,抑制不合理消费;市场机制设计要关注辅助服务定量评估与交易。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发表题为《探索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高效运行》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两方面建议:


在市场建设相关政策机制方面,一是优化《可再生能源法》中新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滚动修订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及时修订消纳政策,合理确定并逐步降低保障利用小时数;二是继续推进省级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加快推动省间现货市场建设,完善中长期交易机制;完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推动用户侧和新型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探索建立容量补偿机制及容量市场,保障系统发电容量充裕度;三是在妥善解决交叉补贴问题的基础上,加快推动经营性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完善保底供电价格政策,避免用户随意退市,稳定市场运行基础。

 

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一是开展提升全时间尺度新能源功率预测准确率的关键技术研究;二是开展提升新能源调频、调压等相关技术性能研究;三是开展新能源+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的协同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四是开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二次能源综合平衡相关研究。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计划处副处长罗治强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计划处副处长罗治强发表题为《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随着未来新能源跨越式增长,一体化平衡格局的进一步增强,省间交换需求将急剧增加,亟需省间电力现货市场予以支撑,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和电力余缺互济,助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双目标。

 

省间现货市场方案设计很好地和当前的现实条件相结合,其特点可以总结为四大方面:一是跨区省间现货交易试点已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以此为起点省间现货市场可快速平稳起步,同时保留了扩充性;二是送端市场主体新增火电企业、核电企业,激发省间市场活力,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三是由“跨区省间”拓展为公司经营区域全部省间范围,有效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四是实现多个市场在交易时序、交易空间等方面的有序衔接,初步实现“统一市场、两级运作”的市场运作模式,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向前更进一步。

 

基于方案,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编制了《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并广泛征求、吸收了各方意见。目前,该规则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即将批复。规则批复后,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将启动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后续工作,力争在年内启动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蔡葆锐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蔡葆锐发表题为《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设计思路与关键机制研究》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基本构建了“两级市场、协同运作”的市场体系,跨区跨省年度、月度、月内的全周期连续交易机制运转顺畅,五省区均已经建立较为完整的省内中长期市场体系,可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在年度、月度、月内的交易需求。

作为国家发改委第一批现货市场试点,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于2018年8月31日开展模拟试运行,2019年、2020年完成日、周、全月结算试运行,2021年5月完成按月结算运行,2021年7月南方区域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含中东部主网和云南异步电网)进入正式运行,2021年以来,广西、海南、贵州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相继进入正式运行。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王其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主任王其兵发表题为《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在“保供应、促消纳”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演讲。

他表示,通过现货市场“全电力集中竞争”形成分时电价,灵敏地反映出实时电力供需情况,晚高峰电力供应紧张时段,现货价格达到上限1.5元/千瓦时,充分激励各类机组主动顶峰发电、高价燃机调峰运行,释放发电能力约200万千瓦。在总体电力供应方面,今年度夏期间,电煤供应价高量少,山西现货市场不仅保障了省内电力可靠供应,还临时增供支援河南、西北、东北以及山东等网省公司。在局部电网阻塞方面,阻塞区域内相关机组出清高电价,激励关键机组多发满发降低阻塞断面潮流,有效缓解电网“卡脖子”问题。

国网甘肃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春祥发表题为《服务“双碳”目标,探索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现货市场》的主旨演讲。

他表示,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2015年开始,甘肃启动整个市场化的建设,用市场化手段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一是扩大外送规模,2017年以后每年增加100亿千瓦时,增加全网新能源消纳空间。二是西北内部省间日前、实时交易。国调建立的大电网统一调度区域,省间备用资源贡献,减少火电开机200万千瓦,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2017年参与第一批可再生能源跨区现货交易,2017年送出电量32.74亿千瓦时。以后随着富余电量减少,成交电量形成逐年下降趋势。三是挖掘火电机组调峰潜力,在西北率先启动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四是2020年启动需求侧服务市场,用户来配合新能源参与进行调峰,系统的培育了用户参与市场意识。

中国电科院电力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争林 

中国电科院电力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争林发表题为《电力现货市场运营机理推演》的主旨演讲。

他表示,在现货交易运营方面,中国电科院现在做到从模式上既能够模拟单边模式也可以模拟双边市场模式。既做单日连续多天探索市场均衡模拟,同时也做全年365天自动模拟。在365天模拟方面,中国电科院寻找到了技术突破,48小时能够模拟一年的现货市场运行。接下来希望能够把实施市场和它连接起来,并且能够更快进行推演,这样才能满足工程需要。同时,把结算核心功能嵌入,自动把市场出清结果和市场评估变化连接起来。同时,电力现货市场实验能力建设在江苏、浙江、山东、山西、上海等省份得到了应用,为电力市场的设计和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多项技术直接应用于电力市场技术支持建设系统。


保控不仅是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实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保证电力系统安全是源网荷储,一次能源、天然气等能源主体的共同责任。其中,价格机制是最重要的,用户存在只能降不能涨的惯性思维。需要建立市场,把保供保安全新能源接入成本深入用户。


解决保供问题核心还是要提高发电能力。在“十四五”期间,浙江会加大新能源开发,实现新能源倍增计划,同时大力发展核电,来提高出力基数水平。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给电网提供转供转量。


四川省仍然积极尝试在明年推新能源进市场。


主要在两个方面需要转变思维:从单一局部的电源考虑整个能源系统,融入整个能源系统;从当前简单的发电思维转向用户用电服务思维。


北京易能中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治中认为,现货或者说现货市场的常态化是一个硬性问题。售电公司或者用户侧会不会真的根据现货出来解决价格,去调整自己的负荷?这一点上不长周期做是没有公司会往这方面去下功夫的。下功夫需要两点:精确计量每一天的用电和主动引导调控这个用户的负荷曲线。


他认为,四类一类地区基于传统电价,再转为分时电价、高峰电价,拉大峰谷价差,促进用户调节的资源和参与。但这跟新能源的保供不一定一致,因为新能源每天的时间特性,和峰谷价差,时间匹配度目前有问题。从市场主体角度,自然会根据价格现报去运行,而不是按照系统运行时间分布响应。这个机制对保供打了很大折扣。



在“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机制”主体探讨的对话中,六位嘉宾参与讨论。


这些数字系统和广域系统紧紧结合,算法提升,对未来预测精度,特别是新能源发电会有极大的提升。


新能源要平等进入市场,市场中谁付出服务,谁就能拿到收益。谁享受服务,谁就付出费用。如果把市场和计划分开,从市场里面一定确保新能源收益,从机制上很难实现。新能源收益通过场外配额值提高绿色属性,绿色价值,来提高场外的成本,保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


整县推进超预期,能源局公布676县屋顶光伏试点名单
扫清并网障碍,国家电网要求加快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各项工作落实
数字化将重构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发改委首次回应运动式减碳,什么是减碳的正确打开方式?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首例!中国中铁首例机械法悬吊拼装式竖井工程顺利完成

上一篇:

北京三自能源有限公司武城县200MW风电场工程甲马营项目一期风机吊装招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