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五局资讯青海湖畔 关角山下的精神

2021-08-08 21:50:06浏览:1449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青海湖畔 关角山下的精神

再回关角  再续传奇

(海拔3874米的关角山)

海拔3874米的关角山,藏语意为“登天的梯”,常年与风雪相依相伴。这里高寒缺氧、人烟稀少,常冬无夏,年均气温零下0.5℃,极端最低温零下35.8℃。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铁五局一公司在这里参与修建了4009米长的青藏铁路老关角隧道,创造了当时高原铁路建设史上的神奇。

(老关角隧道施工现场)

如今,他们再回关角山,再续天路传奇,参与建设一条助力青海西部经济腾飞的康庄之路——西海(海晏)至察汗诺高速公路。

时间在变化,精神在传承。

从“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到“挑战极限、攻坚克难、坚持到底、永争第一”的花久公路精神,再到如今“强管理、创效益、争第一”的西察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路先锋精神如烙印般深深印刻在这支铁军的血液里、骨子里。

(西察项目精神 再续天路传奇)


还是那支钢铁队伍



循着时间追溯,当年的关角山下,1200名员工,汇集到雪山脚下、青海湖畔的无人区。他们点着马灯,手握风枪,住着“干打垒”,啃着苞米土豆,用铁斗车和人力啃下了青藏铁路前期工程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支队伍,几经变迁沿革,成为了今天的中铁五局一公司。

2018年9月19日,青海又一出省大通道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全面开工建设。这是国家《西部规划纲要》“八纵八横”骨架中“横二”线中的一段,是连通西部及中东部地区的重要公路大通道。

(西察公路航拍)

中铁五局担负2标段总长53公里的施工任务,起点就在关角山。从6月份进场,他们就树立了要把项目打造成标杆工程、创誉工程,示范工程,开创“BOT+EPC+政府特殊股份”模式建设的目标。

“这关角山,有我们老一辈建设者拼搏奉献的足迹。今天,我们又回到了这里,这是使命的召唤。我们要打出气势,亮出实力。”在项目第一次生产会上,项目指挥长胡从文的动员令,打响了“争先创优、铸造精品”竞赛大干的发令枪。

(风雪中班前讲话)

夏天炽热难耐,冬季寒冷漫长,昼夜温差悬殊。有效施工季节,也就是6月至9月之间的4个月时间。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施工策划一次性到位、生产资源配置一次性到位、创先标准一次性到位,他们集中兵力、集中优势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攻坚战。

首先要抢在冬休前,拿下线下桥梁水下桩基。可夏末时节的高原已是寒风刺骨,白天风高怒号,晚上雪花纷纷。零下三十度的户外,偶尔还有野狼叫唤。现场作业人员经常需要在远离项目驻地的荒原上支起帐篷,荒野求生。

11月份的时候,全线其他单位管段,早已进入了冬休。但作为最晚进场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在来年顺利打开施工局面,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精细算账对比,作出了宁可不冬休,也要抢出桥梁水下桩基的毅然决定。

(桥梁施工现场)

于是,从项目部到作业工班,配足取暖设备,发放多套防寒服、成箱暖宝宝。管理人员日夜坚守现场,工人们顶风冒雪施工。寒夜的布哈河畔工地,星星点点处灯火通明,机械轰鸣,一派火热大干场景。

12月,风雪更加肆虐,荒原变成了雪场。牦牛被赶回了圈养的营地,但工地依旧实行两班倒,歇人不歇设备。因为设备一停,那可能再也发动不了。

“冷到什么程度,有几位施工员冻哭了,哭着喊着要回家。”项目总工程师黄建秋回忆,当时日工资开到了800元,都没有人愿意干。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寒冬里,项目部一直坚持干到了12月26日桥梁水下桩基完工。

(工人们顶着严寒破除积冰)

在2019年的全线生产会上,业主是这样表扬这支队伍的:“中铁五局是一支实力过硬的队伍,战斗力不亚于老关角隧道建设时期,你们还是关角山下那只钢铁的队伍。”

什么样的钢铁队伍呢?

就是在比标段晚进场大半年的情况下,实现了全线第一家试验室、拌合站通过验收投入使用,第一家获得取弃土场正式审批, 第一根桩基、墩柱灌注施工,第一片桥梁T梁预制架设、第一个完成砂砾底基层试验段等十几项第一,并始终引领全线,成为全线开累产值最高、进度最快的标段。在2019年和2020年均实现了连续5个月单月完成产值破亿。

如今,其他标段正在攻坚克难,掀起大干,西察2标却只剩下附属工程,处于收尾阶段了。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后来居上。

(钢铁般的队伍铸造出精品工程)


桥与鱼在布哈河的“邂逅”



在项目副经理王海平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带着汗水咸味,褶皱破损的笔记本。记录一座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布哈河大桥是怎样炼成的?

(布哈河大桥全景)

每年7月,是青海湟鱼洄游季。数以万计的湟鱼离开青海湖,沿补给水源布哈河逆流而上,历经艰险向着它们世代相传的产卵地进发。

(洄游中的湟鱼)

为减少桥墩施工对脆弱的布哈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项目部第一次“不计成本”,决定选择使用新的架桥工艺,直接跨越主河道,但因重新论证和设计,较原本工期便晚了足足两个月。

2018年8月,大桥桩基正式开始大规模施工,恰逢湟鱼洄游季节。望着“半河清水,半河鱼”景象,既要赶施工进度,又不影响洄游产卵。项目部最终选择第二次“不计成本”——延期涉水施工。

当“生态优先”不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项目第三次“不计成本”——为布哈河修建长560余米的导流坝。从大桥向下看去,这条分布于布哈河东侧导流坝,一面是湍急的河水,湟鱼争相逆流,一面则是安静的湿地,鸟类闲庭信步。

(保护布哈河生态环境)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2021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湖考察时强调,青海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要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一直以来,他们都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用行动展现着社会的担当和责任。

(美如画的生态环境)

日出雪山,大道其光。

四年征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高原公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道路的畅通、经济的带动,更有一种精神在传承。他们用拼搏和奉献换来了精品工程,谱写了雪域高原筑路事业新的传奇。他们身上印刻的“开路先锋”精神烙印熠熠生辉。



    中铁五局新媒体矩阵    

微信公众号

人民号

央视频

抖音号

视频号

今日头条


信息来源 | 一公司

编辑 | 程建烽

主办 | 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中铁十局集团】仪征市高铁片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来表扬信

上一篇: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红歌献给党|《我和我的祖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