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脚下不惧艰险,故能测其精。
进入三月,本应春暖百花开,没想到阳春却遇倒春寒。冰冷是大吊车的雨水就隔三差五地“侵袭”这秦巴山脉,雨水中还夹杂着阵阵刺骨是大吊车的寒风,山顶腾起是大吊车的层层雾气笼罩着整个山体,像极了从山峰上倾泻而下的瀑布,直通三公司安岚高速项目部驻地,让人如临仙境。
可这大深山里善变的天气,又着实让许多北方人有些不适应。在这湿冷、孤寂的山沟里,感觉整个人都昏沉沉的,心中不免期待那道穿破云层洒向项目驻地的第一束光芒。
只见枯黄树枝密布的山林中,漫山的落叶堆积在地上,形成厚厚的一层,早已看不出山上的羊肠小道。四周陡峭的山坡,让人很难找到一块稍微平整的土地。深深的山林中,有两个在斜坡小路上艰难行进的铁建蓝背影,前者怀抱着重物,后者背着个鼓起的黑色背包,手里还拎着一个沉重的红色箱子。
他们是谁?要去哪里?做什么去?万一迷路了可怎么办?
原始山林,枯叶满地,肆意疯长的杂树,树梢环环相扣,遮住了天空,这“霸道”的生长方式不给太阳留下一丝射入光芒的缝隙。山上没有人烟,只有一条枯叶铺成的无法辨认的小路,曲折蜿蜒,望不到尽头。常听到居住在山下的村民讲,现在他们几乎没人上山,因为这山里有黑熊、野狼和野猪等野生动物出没,遇见很是危险。
“刘站长,再往前走好像没有路了,这不是咱们上次走过的山路吧?”一路抱着10来斤重的测量仪器上山的测量员何云富扯开嗓子喊道。面对偌大的深林,感觉像走进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何云富有些焦急。
“不要慌,咱们第一次从斜井沿隧道路线上山,沿途选点、埋点时,点位处都做了红色标记,还用GPS工具箱记录了行动路线,还特意把上山有岔路口的地方都用红色油漆做了标注,先用记录仪找下坐标,再看看附近哪颗树上有红色标记!”随单位走南闯北二十多年,有着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测量站站长刘健全一边镇定地回答,一边看着定位仪。顺着定位仪的指引,他们一起继续向山林里行。
“这一小块平地,能立住三角架,支测量仪器,爬了这么久的坡,总算“逮”到一处立锥之地!”平时少言寡语的测量站副站长李胜利难掩喜悦地说道。喘口气,平复下心情,也顾不上喝一口水,迅速转换模式,说干就干,打开红色工具箱,拿出全站仪装到三脚架上。
一看到立起来的三脚架,何云富顾不得休息,立马进入工作状态,习惯性地挽起衣袖,测量起数据来。
李胜利紧跟拉开黑色背包拉链,取出测量数据记录本,顾不上擦拭汗水,小心翼翼地坐到敦实的红色箱子上,手里拿着笔,全神贯注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数据。
整日在一起工作生活,使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迅速进入到忘我的工作状态。这时,一旁的刘健全举起手机,“咔”,定格下这瞬间。
当这群可爱的中国铁建建设者踏进山林、一路前行、聚精会神开始工作的那一刻,他们就已将那一抹绚丽的铁建蓝染入了深山。此刻,这连绵不绝的山林仿佛瞬间不再枯黄,而是充满了生机,有了更加灿烂的颜色!
下一个复测地点赶在乱木横生、坡面陡峭的斜坡之上。特殊的地貌让三脚架难以支立,人更是难以站立,连续奋战数日,克服无数困难,如果再重新换点,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工程开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只见90后的青年团员何云富越发勇敢起来,俨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模样。他扛起沉重的三脚架就冲到了最前面,并抢先说道:“站长,看我的!”还没等刘健全、李胜利回应,何云富就一手勾住身后的树干,前脚尖踩紧山坡上的一小堆草根,后脚猛踢地面“凿”出一个小土坑,另一只手抓着倾斜的三角架,前腿弓、后腿屈,做出一个高难度的姿势。
待人和仪器稳住后,立即开始测量工作。这熟练的身手像极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
作为工程施工的先锋,他们为了保证隧道按设计要求贯通,为了取得真实精准的测量数据,为了后续工程尽快开展,他们的身影像一道绚丽的铁建蓝,一次次勇往直前地行走在秦巴山脉中,这道山梁上的铁建蓝,不仅染活了大山,也染出了他们绚丽多彩的人生。
曾记得有这么一句名言:“把困难举在头上,它就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石。”在安岚项目部测量站测量员们的血脉里,定是传承了老一辈铁道兵们勤劳勇敢、不畏险阻、勇攀高峰的精神。
因为在他们脚下,困难的石头早已被他们踩平,化成了他们人生路上的垫脚石,助他们一步步平安前行,登上人生的高峰!
供稿:杨萍;摄影:刘健全;编辑:蔡繁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