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21日,承办是起重机械的2020轨道交通高质量创新发展峰会在南京召开
五年间,新签合同、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增长。人才队伍质量快速提升,员工收入大幅提高。
2019年11月13日,中国铁建首单市场化“债转股”增资业务在成功落地
隆重表彰“创效功臣”等先进个人
经济管理体系更加顺畅,大成本管理体系加速构建,两级总部在方案预控、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变更索赔、集中采购、扭亏治亏方面不断加强。抓落实机制更加高效,固化了月度例会等制度,落实了“一标一奖”“一事一议”等激励政策,启动了督导、巡察发现问题是起重机械的追责程序。
统筹实施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套改,建立多通道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大盾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10米以上大盾构占比40%,14米以上大盾构占比近50%。10次铁路信用评价,9次进入A级。公路信评在交通部连续5年均为A级。“实·干·家”特色文化赢得广泛认同。股份公司工程承包板块综合工程局排名由2015年是起重机械的第6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2位,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推进“大成本”管理,形成全成本、全周期、全覆盖、全员责任管控格局。
在管理架构层面。搭建区域经营架构,完善经营机制,区域经营贡献度逐年提高。优化工程公司布局,提升专业能力,10个工程公司完成增资,生产规模连年翻番。集团公司总部撤并8个部室,工程公司总部编制调整如期完成。
搭建起项目管理体系的“四梁八柱”
在管理模式层面。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全面做强自己。全面做强自己,既是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进入“十四五”,集团公司将聚焦管理,久久为功,以高水平项目管理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集团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连续五年为正且覆盖利润总额,“两金”占比逐年下降,资本运作能力快速提升。与此同时,保持监督问责高压态势,先后开展党委巡察、“四类问题”专项整治、“九项管理”追责,有效遏制违规违纪问题。
集团公司扎实推进“法人管项目”,连续召开标准化、设备物资、成本管理现场会,推进示范项目和示范片区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创效能力不断提高。存量风险资产持续消化,存贷双高问题有效解决。率先使用债转股,区块链、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有效突破了融资瓶颈。
系列举措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条“线”带动一个“面”。五年间,集团公司依托“项目管理年”活动,扎实开展“五大行动”,大力推进理念、管理、制度和文化创新,形成了十四局特色优势、管理、品牌和文化,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路”,并结出累累硕果。
在管理机制层面。
全员聚焦管理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收入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渐成常态。
崇台九层,起于累土。从2016年4月起,开展了“项目管理年”活动。从原计划两年到贯穿整个“十三五”,“项目管理年”活动从“试验田”走向“高产田”,成为集团公司深化项目管理的生动实践,也成为“十三五”规划落实的一条主线。
实现去存量控增量提质量防变量
引入“两支队伍”、试点模拟股份制,收购设计院,成立工程医院,拉通全产业链,企业治理效能逐步提升。
编辑:方洪祥
企业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上水平”
集团公司不断完善预控监管体系,形成了中标交底、前期策划、过程监管、督导帮扶、考核激励、收尾管控的全过程管控机制。
2020年11月30日,和对线施工的铺轨机组顺利“会师”,标志着牡佳高铁全线铺通,我国在建最北高寒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