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拥有丰富是吊车型号的煤炭资源,素有“煤海”之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已累计生产煤炭200亿吨左右,在为国家提供充足煤炭能源是吊车型号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在全国率先挂牌出让采空区煤层气资源,开展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试验,对于推动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消除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瓦斯溢出安全隐患、增加全省清洁能源供应、促进矿区绿色发展、服务全国能源革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关闭煤矿剩余资源、地上地下空间再利用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为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有序实施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试验,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立足不同地区煤炭矿业权主体情况,分类施策,积极稳妥开展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抽采试验。其中,对煤炭矿业权范围内是吊车型号的采空区,可以采取井上井下联合方式抽采煤层气;对煤炭矿业权已丧失或终止的采空区,主要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抽采主体。
近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全省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增储上产、消纳利用,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会议明确,当前,全省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面临重大机遇。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早谋划部署,补齐短板弱项,加快建设非常规天然气基地。要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切实把全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要在促进消纳利用上取得突破。合理制定省内消纳利用计划和措施,在城乡居民燃气推广、工业燃料替代、交通燃料升级、公服燃气拓展、余气外输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气站建设,完善非常规天然气居民用气定价机制,提高燃气消费比重。
综合来源:新华社、i自然全媒体
要在推进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上取得突破。优化省内管网布局,推进省内输气管网与国家干线和省级干线联通、各级管网与储气调峰设施联通,力争基本实现“县县通”,构建互联互通、内畅外达、公平开放的输气管网体系。推进管网沿线5公里范围内农村非常规天然气利用。发挥领军企业优势,统筹上下游资源,构建全省“一张网”。
据初步调查,山西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面积约2052平方公里,预测残余煤层气资源量约726亿立方米。其中,西山、阳泉、武夏、潞安、晋城、霍东、离柳等7个瓦斯含量较高的矿区内,采空区面积约870平方公里,预测煤层气资源量约303亿立方米。
要在提高储气调峰能力上取得突破。压实市县政府和城市燃气企业储气责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储气设施建设,推动储气设施集约化、规模化运营。要在推动晋城综合改革试点上取得突破。在勘探开发、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持续先行先试,加快成果转化,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会议强调,要在增储上产上取得突破。保持投资增长强劲态势,加快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化基地,促进探明地质储量区块加快资源增储、提升产能,推动已有开发重点区块加快生产速度。要在深化勘查开采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突破。用好国家授权,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加快资源配置和新区块出让。实施好山西省勘查开采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投入强度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煤炭矿业权人取得煤层气矿业权,落实“先采气后采煤”和“采气采煤一体化”要求,有效利用煤炭采空区资源。扎实推进“三气”综合开发试点。
从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这个省去年在全国首次创新开展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挂牌出让,截至目前已成功挂牌出让太原南峪等3个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试验区块,为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开发利用按下了“快进键”。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煤炭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相对分散、资源丰度较低,一些废弃矿井历史地质资料不完整,不少采空区边界与现有煤炭矿业权范围交错,使得集中连片开发、持续稳定利用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导致这部分资源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
同时,山西加快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建设。
同时,要在促进全产业链发展上取得突破。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形成增储上产、管输液化、技术开发、装备制造、消纳利用为一体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