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能源圈破防的山西,紧张的煤炭

2021-10-08 20:25:53浏览:748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破防的山西,紧张的煤炭


国庆假期是二手吊车的最后一天,山西连日是二手吊车的暴雨终于停了。但天还未放晴,紧接着,又迎来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

 

这场雨下是二手吊车的太憋屈了。国庆期间,关注新闻的人本就少,加上山西一直以来的弱存在感,导致网络上有人开始哭诉“无人问晋”。再加上假期前,山西刚刚与14省区市签订煤炭保供合同,两件事离得近了,就更显得突兀。

 

被度假和明星充斥的热搜榜,磨磨蹭蹭、慢慢悠悠地为#山西暴雨#腾出了一个地儿,随后又被一些不知所云的词条所掩盖。


#山西暴雨#词条假期间最高上了热搜榜第五,很快就消失了。


一提起山西,第一个想到的总是煤炭,然后才是老陈醋和刀削面。与能源如此强烈挂钩的省份,山西可能是独一份。

 

虽然内蒙古和陕西也是产煤大省,品种分布略有不同。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是地区分布不平衡;主产地与消费地逆向分布,长期下来,心态也开始变得不平衡起来。

 

受暴雨影响,截至10月4日8时,山西共停产煤矿27座、非煤矿山99座、危化企业7家,停工在建工程231个,关闭景区74个,引发了煤炭市场缺口的担忧。

 

有人在网络上提问,这么大的暴雨对山西煤炭保供有影响吗?很快就被受灾的人们骂了回去——“要煤的时候惦记我们了?拿我们当工具人?”

 

影响肯定是有的,如此大的暴雨洪涝灾害,加上山西本来脆弱的地理环境,很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阻断交通和运输路线。可能好多人还不知道,这次很多被暴雨袭击的城市,如运城、临汾,还处在地震带上,隐患十分严重。

 

这些对于煤矿的开采、运输、外送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共完成38.4亿吨,其中,山西省2020年原煤产量10.63亿吨,超过全国原煤产量的四分之一,成为国内历史上第二个原煤年产量超过10亿吨的省份,在产量上超越内蒙古,重新成为全国第一大产煤省份。

 

2021年,山西的煤炭产量大概率是只增不减的,毕竟9月29日,山西省保供14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对接签订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按照相关要求,中央驻晋煤炭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其余保供任务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业承担。

 

山西今年的任务比往年要更加艰巨。

 

此次暴雨,又把像山西这样的能源大省的困境推到人们眼前:如不能顺利完成转型,煤矿开采势必会造成大气、地质等各方面隐患,一旦遇到暴雨洪涝等突发状况,开采的地方还会造成二次伤害,依然会恶性循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累计生产煤炭192亿吨,占全国的1/4以上,其中70%外调,覆盖全国2/3以上的省份。山西曾点亮过全国一半的灯,如今也必须面对 “兴于煤,困于煤”这一难题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资源型城市成功改造转型的经典案例,亦曾“兴于煤,困于煤”。从“煤老大”到“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跨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却是必须经历的。只有真正完成转型,才能摆脱“工具人”的状况。

 

暴雨对全国的煤炭生产影响肯定存在,不过,其他地方的产量也加入了进来,总体来看,维持总量只是时间问题。

 

雨乍停,一份落款时间为10月7日的“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刷屏。

 

这份通知要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能源局以及呼伦贝尔市工信局,立即通知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从即日起,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

 

据财联社,内蒙古能源局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增产措施是临时的,相关煤矿可以按照核增后的年产能按月平均分配组织生产,但相关煤矿可以按照核增手续进行申请,获得批复后,将转为永久产能。

 

通知中建议核增产能9835万吨,预计实际可释放产能规模约4500万吨左右,预计该举措对市场情绪影响大于实际影响,将造成动力煤价格从1500元/吨快速回落至1200-1300元/吨左右水平。

 

产能的提升,煤价的回落,进口煤炭的加入,都将为马上到来的冬天做足准备。今天已是寒露,煤电供需矛盾仍在,留给冬季用煤保供稳价措施兑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风能产业CWP2021最全攻略来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